|
中華航空611班機
2002年中華航空公司一架由桃園國際機場(當時稱中正國際機場)5月25日飛往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的611號航次,編號B-18255波音747-200型客機,於1532時在澎湖馬公市東北方23浬、目斗嶼北方約10浬,34,900呎的上空解體墜毀,機上206名乘客及19名機組員共225人全數罹難,是為在臺灣境內死傷最慘重的空難。 華航611空難的原因眾說紛紜,甚至牽扯到靈異或中共導彈,比較特別的是有人指稱是當時美軍隱形戰機躲藏在該機的機腹底下,由地面雷達站測試隱形效果,不慎上飄撞擊到華航班機造成兩機皆墜毀,這種說法至今還流傳於民航機師界。不過飛安會調查的官定版本是追溯到1980年2月7日該機曾在香港啟德機場起飛時機尾擦撞地面傷及蒙皮,之後沒有依照波音公司規範更換,甚至歷來檢查都虛應故事沒有補救,終於在22年後因材料疲乏,在艙內加壓後脫落,飛機就像漲滿的氣球,只要有一個小的破洞就立刻在空中爆炸解體。 由於必須做失事鑑定,華航611班機的殘骸大多打撈上岸,現場海底大件遺留物應該不多,但不可能全部撈走,一定還有部份留存原地,尤其遺體僅收集到175具,尚有50具長眠澎湖海底。罹難乘客當中有三名聯合報記者,其中一人是筆者學弟,出事前不久尚在同學會見過面。由於當時台灣與大陸無法直航,都必須透過香港或其他地區機場轉機,所以華航611班機上許多旅客是赴大陸的探親客,當事件發生後要求直航的民意壓力大增,這是後來開放兩岸直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華航611空難後許多流言對澎湖觀光造成很大的陰影,所以由華航贊助澎湖縣政府舉辦活動,這是目前澎湖海上花火節的濫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