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26:科技創意與創新

各位好,我是姚開陽,歡迎加入「甲必丹如是說」的節目,這一集我們要來談「科技創意與創新」。

我從在廣告圈就業開始,受的就是創意的訓練,當時廣告是所有行業中最講「創意」的,所以我接受過足夠的理論教育,並擁有許多實務的經驗,但是當我從廣告圈跳出來回頭看時,覺得廣告圈真的是一個茶壺,圈內人以為廣告是天下的大事,但從整個產業或社會,甚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來看,根本是雞毛蒜皮。所以儘管廣告人很喜歡標新立異,語不驚人死不休,在我看來,都是茶壺裡的瑣事,不值得浪費一輩子的生命在裡面虛耗。

後來我出來從事博物館與主題樂園設計的產業,因緣際會讓我從虛的設計創意,接觸到實的科技工程,打開了我的另一扇窗。我其實不是理工科背景的,但是在這個產業中發現,真正有價值的不見得是技術。而且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更能夠看出工程師的盲點,加上所受的創意與廣告消費者導向訓練,就能很快的找到解決方案。

沒錯,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不是「科技」,而是solution「解決方案」。科技只是解決方案的工具,不是唯一,甚至往往還不是最重要之一。但是台灣傳統「科技掛帥」的思維,以為什麼事都必須用科技來解決,甚至「為科技而科技」,就忘了原來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

我先舉一個我實際遇到過的案例。當年我們要開發4D電影院的特效座椅,裡面有一項效果是要噴氣在觀眾的臉上模擬箭射過臉頰的感覺。我們的研發主管找來一個中科院的博士來幫忙,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在每張座椅裝上一個機械手指,按下一個氣壓瓶然後噴氣到臉上。

各位有沒有看過小丸子的動畫臉上有三條線的,我當時就是這種感覺。首先機械手指的開發是很複雜、很花錢的系統,有必要割雞用牛刀嗎?其次氣壓瓶的製造、補充與維護又是一大問題,根本不可能用在商業化營運的劇場。你不能說他提出的不是一個solution,他也達成了我們想要的功能,但是如果成本效益無法通過實際營運的標準,這個solution就不具實用價值,也就不能算是一個solution了。

最後我建議採用高壓軟管在每個座位的椅背裝一個電磁閥,用空壓機保持恆定氣壓並由中央控制點放,達成這個需求。高壓軟管與電磁閥都是大量生產市售的標規產品,購置成本低、零件來源多、更換也容易,尤其適合大流量場地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不必冒研發失敗的風險,就能夠完全達到我們的需求。

所以我強調不僅是「解決方案」,更要「有實用價值的解決方案」,而這正是許多工程師所缺乏的。在「有實用價值的解決方案」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成本,不僅是研發與生產成本,還包括銷售、裝置與維修的成本。有些想法之所以之前沒有人做不代表人家笨、想不到,而是成本太高、性價比太低、沒有市場競爭力,所以沒有人做。

我的公司曾經有一個來自某資訊科研單位的工程師,氣焰很高、非常自以為是,他說他想要開發一款「虛擬水族缸」,其實是山寨日本的產品做逆向工程,開發完了問他要怎麼賣,他說研發成本加利潤,一台就賣50萬好了。可是,不過就是一台電視裡面有魚游來游去好像螢幕保護程式,這樣要賣50萬?當然很難賣得出去,最後透過人情終於賣給一家朋友的餐廳。三個月後噩耗傳來,那家日本公司出了改進版,一套只要399,功能還更強大。於是那個花了50萬買我們產品的朋友把我們當成詐騙集團,終生拒絕來往。

成本加利潤等於售價?這是工程師的直線式思維。其實售價與成本沒有必然關係,而是與市場的需求有關。當市場有需求,一塊錢成本生產的商品也可以賣到一千元,但是當市場只能接受10元售價的產品時,生產成本超過10元的就根本沒有資格存在這個地球上,這就是商業的基本原則。

甚至售價與稀有性也沒有必然關係,一條豬的豬肝、豬腰、豬肺數量都是固定的,為什麼豬腰的價格是豬肺的10倍?當大家把豬肝當補品的年代豬肝與豬腰一樣貴,當大家不吃豬肝時價格就與豬肺差不多。不要以為市場缺貨造成物價上漲是因為稀有,那只是表象,骨子裡還是需求,沒有需求的貨品再稀有也不會有人要。

這邊還要談到逆向工程的問題,這是台灣科研發展一直以來的誤區。政府的科研補助有個潛規則,國外已經有人做過沒有關係,只要國內沒有人做就可以補助,這個邏輯十分奇怪,這不就表明是鼓勵人去山寨國外的科研成果,講好聽叫「逆向工程」,其實就是剽竊。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理由也似是而非,以為台灣的生產成本可以降低售價產生競爭力。其實科技先進國家享有先發、量化、智財權布局的一切優勢,價格高是要維持高獲利提早回收研發成本,真要打價格破壞戰他能降的比你還要低,前面那個399就是例子,逆向工程完全無優勢可言,所以拿納稅人的錢去補助這種研發,有道理嗎?

說到台灣科研單位與商品化的隔閡,我再舉一個例子。當時4D電影院正朝向高清HD發展,而早年因為日本壟斷了HD規格,主推磁帶機,所以是很昂貴的系統,4D電影院由於是立體影像,一次需要兩台播放機同步,更是無法負擔的成本。這時候某國家級研究院來找我們說他們剛開發完成所謂的「紅光HD」,想要與我們合作,我們知道紅光HD與真正的HD仍然有一段距離,但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也不失為一個迅速可以升級的解決方案,所以就一拍即合。

不料當我們正在市場熱銷的時候那個單位的人說存貨用完了,也沒有新的生產計劃,我們大吃一驚,原來那是一個政府補助科研案所做的proto type,他們竟然把原型機當量產的商品來賣,真叫人暈倒。當然也怪我們沒有經驗,事先看不出問題,所以以後我們對於與科研單位的合作都十分的小心。

各位不要以為我是反科研的立場,並非所有的科研單位都像台灣一樣,我曾有機會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中心(SRI)參觀,那位長的很像Bill Gates的CEO親自跟我們做簡報,SRI的豐功偉業自然不用說,但那位CEO最得意的卻是一個臨時用木板釘起來歪歪扭扭的小方盒子,裡面有一個球,還連了一根電線,那就是滑鼠的原型。

我看了大為震撼,我們研究單位的博士人數是人家SRI的五倍以上,卻從來沒有搞出一個如此簡單、卻如此具有革命性的東西出來。我們總是想要追求複雜的高新科技,但是對於簡單又直接有效的方法卻沒有信心,因此我總是對我的工程師說∶「一定要這樣嗎?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我以為真正的大創意不是更複雜,而是更簡單。各位可能聽過在太空要用什麼筆寫字的故事,據說美國的NASA花了上千萬美金開發一種可以在太空無重力狀態下出墨水的筆。俄國人比較直接,用鉛筆就達成了同樣的功能。

有人說鉛筆會在太空艙中產生碎屑,影響設備的準確度,那麼用蠟筆總可以了吧?我認為這個故事似乎是在諷刺NASA亂花錢,但我以為美國人沒有那麼笨,他們的兩棲爆破隊蛙人在二戰的時候就是在水底下與用蠟筆在壓克力板上畫地形圖和寫字的。

但是另一個肥皂工廠的故事就更傳神了,由於生產線偶而會產生沒有裝入肥皂的錯誤,造成空盒子被送到市場貨架賣給消費者的困擾,老闆決定開發一種品管工具挑出這些瑕疵品。研發部門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採用精密儀器偵測加上機械手臂挑取,經費需要600萬元,這個很像我前面講的那位中科院博士的思維。這時老闆娘二話不說,搬了一台大電風扇,插電一吹,凡是空盒子都自動飛起,不用花錢就解決了問題。所以重點不是多麼的高科技,而是有沒有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說到成本,台灣的廠家只會想到cost down壓低生產成本,但這十分有限,而且代價很大。真正能大幅降低成本的往往是靠創意改變規則。我這邊想舉迴風扇的例子。所謂迴風扇是電風扇前面有一個會旋轉的百葉片,能將風導引到四處產生更好的涼爽效果。迴風扇現在是極為廉價的商品,到處可見,但是在30多年前剛上市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樣子,當時一台的售價可能超過一萬元台幣。

迴風扇是澳洲人發明的,他們利用一次大戰發明的戰鬥機從螺旋槳葉片縫隙發射機關槍子彈的原理,讓馬達不但轉動風扇,還透過同步齒輪帶動前面的百葉片旋轉,構成了迴風扇的運作原理。但是同步齒輪很複雜,所以成本很高,尤其在產量不大的時候壓不下來,因此迴風扇在當時只是有錢人的玩具,無法普及。

是日本人看到了機會,為了規避澳洲人的專利,也為了降低成本,他們改用一顆小馬達單獨來帶動百葉片,讓大馬達單純扮演傳統電風扇的角色,結果讓迴風扇的成本大幅降低,成為普羅大眾的廉價商品。最先發明的澳洲人卻從此在這個市場銷聲匿跡。

這當中的關鍵是,為什麼兩顆馬達比一顆馬達成本還要低,而且低很多呢?這是因為馬達是大量生產的商品,價格很低,多用一顆成本增加有限,但是同步齒輪是特殊規格的零件,若能不使用對壓低成本的幫助很大,但固執的澳洲人因為太過專注於技術而產生了盲點,沒有看到消費者要的是迴風效果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用什麼高科技去達成。在這個例子當中我們看到日本人沒有用逆向工程的方法,而是改變規則,這才是我認為有高度的創意。

不過我們在研發個人投幣式3D電影機台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種狀況,由於立體電影左右眼是不同視角的畫面,所以理論上需要兩台電視機各播放一路影像,再透過觀景器折射到兩眼來觀看。問題是投幣機台很小,一般電視機塞不進兩台,必須要用專業的監視器,那就非常貴了。最後我們借用百年前立體照片觀看器的原理,將左右兩眼畫面拚在一條影片上用一台電視機播放,再用觀景器拆分到兩眼,如此就只需要一台普通的電視,不但成本大為降低,還解決了同步的問題。

迴風扇的案例是馬達兩顆比一顆便宜,本案例則是小螢幕比大螢幕還貴,所以重點不是一台兩台,而是要盡量用市售的成熟商品,避免採用特殊規格的專業設備。

此外,我認為在研發前將命題先搞對是很重要的。我曾經跟某資訊科研單位討論VR互動跑步機的開發,他們拿了政府800萬的預算想要大張旗鼓,先買了一台高檔的電動跑步機來拆解要做逆向工程,我覺得這似乎不大對勁,電動跑步機是系統帶動跑者,而VR互動跑步機是跑者帶動系統,所以用電動跑步機是要怎麼互動?這個命題的矛盾不久讓他們卡殼,我不知道800萬的補助最後是如何核銷的。

後來我公司自己開發同樣的產品,由於之前的經驗我花了幾千元買了一台無動力跑步機,在滾輪上貼一個磁鐵片,就像自行車的計速器一樣讀取轉速給電腦,就完成了互動機制,既簡單又省錢。不過我們在幾次展覽之後就停止了這項產品,因為無動力跑步機是很難賣出高價格的,所以很難讓傳統的運動設備廠家產生興趣,直到今天這個市場仍然是可有可無,或幾乎不存在。我想講的是,市場的事不像科研那麼直線而且絕對,它更多是相對的,不是有技術就能夠work。

由於我不是理工背景,所以更重視使用者介面,一般理工背景的人總以為天底下的人都很熟悉電腦,至少在我們介入特殊電影院市場的年代並非如此,尤其對業主如果雇用的人要求的資格條件愈多,人事成本就愈高,這是我們應該替業主考慮的。

因此,我們開發的特殊電影院播放主機我都會要求必須有一個巨大的機械式按鈕,一按鍵整個系統包括影像、聲音、特效、燈光,甚至開關門都一起連動自動同步開演,完全不需要用到電腦介面。所以我們的宣傳強調不需要專業訓練,任何工讀生5分鐘就能上手。

然後當我們更了解第一線的使用狀況,就會在產品設計上有更多的創意,譬如防呆機制。3D4D電影院因為需要立體投影而使用高增益比的銀幕,如果放映室忘了關工作燈,就會在銀幕上形成泛光,影響演出品質。要求工作人員每次關燈是不實際的,但是在系統設計上我們可以提供解決方案。

工程師提出將燈光與主機聯動,一放映自動關閉工作燈,這個點子很好,但是放映室內可能還有其他不在規範內的光源。另一種方式是封閉大玻璃窗只留下投影機鏡頭的孔,但是工作人員需要隨時監看觀眾席的狀況。 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把控制介面移出到觀眾廳的入口,讓放映室變成無人機房,如此就不會有忘了關燈的問題,也能直接監看場內的狀況,更還兼收發立體眼鏡的工作,成為一人管理的營運模式。這些都與技術無關而是體察業主的使用需求,用創意的方法來解決,而且應該追求最簡單而非更複雜的方式。

說道簡單與複雜,在2002年的時候我們主辦的一個展覽中,出現觀眾用自己的手機可以與大螢幕互動來玩遊戲的裝置,讓許多科技界人士大為吃驚,問我們是否在現場布置了區域的基地台,要知道當時連GSM與智慧型手機都還沒有出現,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我暗笑這那有那麼複雜?不過是利用個人的手機撥通一個號碼,按鍵輸入再轉為指令,控制電腦中的VR產生互動所呈現的效果,我利用的是現成的公眾電信網路,但搞科技人的腦袋偏要去想什麼區域基地台,就陷入自己的盲點了。

這就是我以一個非理工科技背景的人能夠帶領科研團隊做研發,並且獲得多項專利的原因。重點在於我用解決方案的思維來代替科技掛帥的思維,更簡單的說,是用創意的方法來獲得創新的結果。

以上是今天的內容,我是甲必丹姚開陽,我們下一回再見。



【回首頁】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