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姚開陽,歡迎加入「甲必丹如是說」的節目,這一集我們要接續前一集繼續來談「西方的海事文化」。
我們在上一集談到海圖與導航,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燈塔。燈塔其實在上古時代就已經出現,當時只是在高處以油燈燃燒產生光亮來指引船隻方向。號稱台灣第一座燈塔的淡水望高樓就是這種傳統的燈塔,在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中因為法軍登上塔基打信號而聞名,這座望高樓的殘跡在二戰時期被日本人完全拆毀。
近代意義的燈塔始自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新的設計與工法,配合燈光、凹面鏡與稜鏡的發明,成為我們現在對燈塔印象的來源。每座燈塔的閃光頻譜都不一樣,夜間海上航行的船隻觀察燈塔的閃光頻率就能判斷這是那一座燈塔,然後根據海圖上該燈塔的位置就能夠定位,但是夜間觀看遙遠的閃光因為霧氣或水氣的波動有時也會看錯,誤判成另外一座燈塔,在海圖上就會劃錯航線而觸礁。
台灣的燈塔大部份是清末英國人或日治初期日本人所建。由於中國從清末海政業務就劃歸海關主管,而海關的高層全都是洋人,所以所有的燈塔都是英國人設計與管理,從1868年海關成立海務科直到2013年燈塔業務撥歸交通部航港局管轄,前後145年,成為全世界唯一的特例。中國燈塔史雖然因為英國人主導而充滿西方海事文化色彩,但海關卻是百分之百的中國政府機構,所以兩者是分不開的。
燈塔常被用來做為積極向上勵志的代表,具有正面意義而受到歡迎,而且燈塔所在之處通常風景絕佳,氣氛浪漫,現在多成為觀光景點。但是一般遊客都忽略了燈塔在海事文化上的特殊意義,甚至主管機關自己也都不重視。譬如我看到許多燈塔把從日治時代留下來的船桅式旗桿都換成兩根獨立的不銹鋼旗桿,這根本是陸地衙門的風格。
在海權興盛的國家,海事相關建築的旗桿絕大部分都是採用船桅式旗桿。所謂船桅式旗桿就是有橫桁,能夠懸掛多條纜繩,用來升信號旗與氣象資訊以與海上的船隻通訊,當變成兩根旗桿時,就只剩下升國旗與單位旗的功能,就像許多陸地單位大樓門前有三到七根不銹鋼旗桿並列那樣,所以我稱其為陸地衙門風格。
台灣很可惜從航政港務單位、海軍司令部、海軍基地、航運公司、海港碼頭到海洋大學,幾乎沒看過有船桅式旗桿的。反觀香港的水警碼頭現在已經變成精品與高檔餐飲的Shopping Mall,卻有一座木製的帆船式桅桿,頓時為這座商業綜合體帶來海事歷史文化的主題附加價值。台灣反而是把原來有的拆掉,所以你說台灣多有海洋文化,那是騙人的。
(圖說:香港水警總部1881 Heritage Shopping Mall的帆船式桅桿。)
說到桅桿,早年的船隻無論大小都有高聳的桅桿,上面飄揚許多旗幟,那是因為早年缺乏無線通訊工具,只能以這種從遠方可以分辨的視覺信號來溝通。桅桿上的旗幟分為許多種,首先是表明本船身份的各種旗幟。從代表船隻隸屬部門的船艏旗,英文稱為Jack,如果是商船這面旗是公司旗,如果是軍艦,就是軍旗。
其次是在海上航行時主桅上要升國旗,進入他國水域還要升該國的國旗。主桅旁的纜繩懸掛有四面信號旗,英文稱之為code sign,代表本船的身份,所以每一艘船的code sign旗號都不相同,對方透過瞭望就可以知道這是那一艘船。
至於船尾的旗是船籍旗,如果是軍艦升的是海軍旗,如果是商船升的是船籍國的商船旗,但是由於許多國家海軍旗或商船旗與國旗是同樣的式樣,譬如我國、美國或法國,就容易產生混淆,把船尾旗當成國旗。但是像英國皇家海軍旗是所謂聖喬治十字的白船旗,商船則是紅船旗,就與英國國旗的米字旗不同。或是日本海軍旗是旭日旗,也與日本國旗的日章旗不同,就不會產生混淆。
中華民國海軍旗的歷史比較複雜,值得專門提出來說明。在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時,孫文堅持用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為國旗遭到其他黨派的反對,認為太像日本旗而建議使用五色旗,雙方相持不下,最後終於妥協,國旗仍使用五色旗,青天白日旗仿英國商船旗式樣加上四分之三的紅底成為青天白日滿地紅,做為海軍旗使用,於是在整個北洋政府時代,軍艦的艦艏升的是五色旗,艦尾懸掛的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海軍旗,兩種旗幟圖樣完全無關而成為世界上的特例。
到了1927年南方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形式上的統一,將青天白日滿地紅定為中華民國的國旗,於是國旗與海軍旗同式樣,這是造成許多人誤會以為艦尾是國旗的開始。
根據海軍禮儀,所有人上艦都要向船尾旗敬禮,所以當蔡英文總統登艦的時候也向船尾敬禮,大家都稱讚她懂得海軍的禮節,這其實是錯誤的。雖然所有人都必須向船尾旗敬禮,但只有總統例外,因為總統只能向國旗敬禮,反而軍旗必須向總統敬禮,而船尾的那面旗是海軍旗而非國旗,雖然它們的圖案一模一樣。
我們看閱兵時三軍儀隊的旗隊通過閱兵台,有兩面一模一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其中一面昂然直立旗竿頂是圓頭的,那是國旗,所有人包括總統都得向它敬禮。另一面旗杆頂是尖矛頭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卻往下擺向大閱官致敬,因為那是海軍旗,也就是艦尾的那一面旗。所以蔡英文總統怎麼能夠向船尾的海軍旗敬禮呢?總統可以不懂,但整個海軍居然都沒有人看出這個問題,還稱讚總統懂得海軍禮節,難道眾將官也以為艦尾那面旗幟是國旗?
再來談中華民國的商船旗,其實本來商船旗是在國旗的滿地紅部份加上了四條黃色水波紋,這面旗直到1966年才被廢止,統一使用國旗式樣,但我們從招商局的老照片還是可以看到這面旗出現在船尾。
商船旗因為商船界流行權宜國籍登記而更顯得複雜,譬如我搭乘MSC的郵輪,MSC是登記在瑞士的公司,但是我所搭乘的那艘船卻是登記在馬爾他,馬爾他國旗的圖案是左右紅白兩色,但商船旗卻是紅底加上八角十字,這是當年醫院騎士團的標誌。如果搭乘郵輪能夠讓遊客了解這些船上旗幟的知識,郵輪旅遊的價值感將會增加許多,這也是我在談到台灣發展郵輪產業應該注意的方向。
除了表示船隻的身份,船上的旗幟還具有通信的功能。信號旗分為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三面代用旗與1面答應旗,透過不同的組合就能在海上彼此傳達訊息。
海事信號旗的制度大約在十九世紀初在英國被發展出來,並在納爾遜提督的「特發法加岬戰役」中被實際應用。納爾遜著名的"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英格蘭期盼人人都恪盡其責」的旗號隨著戰役的勝利成為全球海軍將領景仰與效法的對象,包括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大將。
納爾遜的長篇大論需要升好幾條纜繩的信號旗才能夠表達,對英文不好的日本人這太麻煩了,所以1905年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對馬海峽戰役中,在旗艦「三笠號」上面升起的只有一面旗,那就是字母旗最後一面的「Z字旗」,表示「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終於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我們以為日本人為了表示考上學校的決心是在頭上綁一條「必勝」的白布條,其實在日本真正有品味的是掛「Z字旗」,那才是真正一戰成功的必勝旗。
海事信號旗為了利於遠方觀察,圖案必須對比強烈、色彩鮮豔,整串懸掛起來非常漂亮,所以在節慶的時候就發展成為「全艦飾掛滿旗」的傳統。掛滿旗是將兩面字母旗中間夾一面數字旗或代用旗掛在纜繩上,從艦艏經主桅到艦尾,這種布局是因為數字旗加上代用旗的數量正好是26面字母旗的一半。一般人不瞭解還以為掛的是萬國旗,就鬧出許多笑話。台灣今天許多民間船隻下水典禮掛的就是萬國旗,這表示我們對全球通行的海事文化仍然有相當的隔閡。我們看1907年日本人在基隆驛舉行台灣縱貫線通車典禮的照片,車站懸掛的就是海事信號旗的掛滿旗而不是萬國旗,可見兩國海事文化深入社會的程度天差地別。
海事信號旗其實是很好的文創商品元素,由於它可以組合傳達訊息,所以很適合做為首飾精品,而數字旗又很適合做為手錶的錶面刻度,一支幾百元的電子錶就能因此賣到好幾千甚至幾十萬元,有很高的附加價值,可惜在台灣名義上搞海洋文創的人那麼多,卻沒有人發展這個方向。
從前海上通信用的工具還有手旗、燈號與摩斯電碼,這些從前都是水手的基本功。手旗在童子軍還有訓練,摩斯電碼則已經正式廢除。在電子通信科技發達的今天這些似乎都已經落伍,但是當高科技設備故障的時候,這些傳統技藝的價值就會立刻呈現。
配合以上通信工具,還有一套所謂的「國際音標字母」的用法,到今天還在國際民航界的通信中使用。所謂「國際音標字母」或稱為「國際無線電通話拼寫字母」,是為了防止語音傳達不清造成誤解,用一個單字來代表該字母。譬如用Alpha來代表A、Bravo代表B、Charlie代表C、Delta代表D、Echo代表E等等。
這種用法在西方國家很普遍,也常被用來做為被正式命名之前的代號,譬如北約當年對蘇聯新出現的潛艇型號無法得知蘇聯本身的命名,就用「國際音標字」來命名,所以會出現「羅密歐級」、「高爾夫級」、「威士忌級」這種稱謂,這並非蘇聯本來的名稱,而是北約在缺乏情報下暫時的命名。
國際民航界在機長與塔台通信中也經常使用這種方式以避免因發音不清造成誤判,但是東方的機長往往不習慣,我聽過日航的機長與馬尼拉機場塔台的通話,馬尼拉機場的菲律賓籍管制員受美國影響就習慣使用「國際無線電通話拼寫字母」來報航路資訊,但日航的機長聽不懂,完全雞同鴨講。這好像是笑話一則,但卻事關飛航安全,所以瞭解「國際音標字母」還是很重要的。
雖然現在因為電腦數據鏈的進步,無線電語音溝通似乎不再像從前那麼重要,但就像我講的,目前正在使用的叫科技,已經沒有在使用的叫文物,既然談到海事文化,當然不再使用的東西更有文化價值。
接下來我要來談禮炮,現在重要典禮或迎接外賓要放禮炮,但是很少人知道禮炮是怎麼來的,這也跟西方的海事文化有關。在帆船時代,艦上的火砲都是前裝滑膛砲,裝填速度很慢,所以在公海上遇見其他國家的軍艦,或進入其他國家港口時主動把所有砲內的火藥都發射一空,表示自己暫時沒有攻擊能力,以向對方表示友好,這就是禮炮的來源。
禮炮發射數量根據致敬的對象位階而有所不同,21響是對國家元首、19響是對總理或元帥、17響是對副總理或上將。海軍對此非常講究,如果放錯會被抗議與要求重來的。
從禮炮還可以談到報時的午砲,香港維多利亞灣怡和午砲的起源,是當年怡和洋行為了歡迎自己公司的船進港而施放21響禮炮,結果遭到駐港英國皇家海軍的抗議,說只有國王駕臨才能放21響禮炮,怡和洋行這是僭越。最後協商結果,怡和洋行改為向香港市民放午砲,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吸引觀光客聚集拍照打卡的景點。所以海事文化也可以成為觀光產業的重要元素。
禮炮也跟領海有關,領海是為了防止敵人軍艦突襲做為緩衝之用,由於從前火砲射程很短,不超過3海里,所以當時就以3海里做為領海的標準,但由於火砲科技的進步,後來遠超過3海里,就重新定為12海里。後來進入飛機導彈時代,更大的領海距離已經沒有意義,從此就維持12海里的領海至今沒有再改變。
接下來談到船隻越洋航行中有許多神秘的儀式,譬如「赤道祭」,在通過赤道時船上要舉辦祭典,由船員扮演海龍王與蝦兵蟹將接受其他人的參拜,這是因為以前很少有船隻到南半球,過赤道是進入一個神祕的海域,所以要向海龍王獻祭以求心安。這是全世界海員社會共同的傳統,像共產國家儘管是無神論,船艦通過赤道照樣舉辦,這可以說是全球共通的海事文化遺產了。
最後來談服裝。早年海軍與商船的制服幾乎一模一樣,而世界各國的海軍制服也都有許多共同元素,因為海軍是國際兵種。
西方海事文化對於服裝流行式樣也有絕對性的影響。首先提到帶有翻領披肩的水手服,在十九世紀這種水手服是所有兒童的標準服裝,此外日本女學生的水手服也是極為鮮明的形象,可以感受海洋文化對於日本影響的程度。
再來是藍白條紋的海魂衫(Breton Stripes),它是源自於19世紀的法國水手,後來成為許多共產國家海軍的標準服裝,並且成為社會大眾的流行服飾。還有每隔一陣子就會大流行的喇叭褲,它的源頭也是來自水手服。
其他如雙排扣、水手帽、漁夫帽、帆船鞋更是不在話下。所以西方海事文化早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怎麼會與我們無關?
甚至還可以談到飲食。從前船隻出航用木桶裝淡水,很容易被生菌汙染而無法飲用,所以改裝酒類,但傳統的啤酒仍然保鮮期限不長,只能透過蒸餾手段加濃酒精比例,這就成為威士忌的起源。其他譬如雪莉桶威士忌或蘭姆酒也都跟航海歷史有關。
在食物方面,譬如駐防在印度的英國皇家海軍學會了印度咖哩的做法,規定船上每週有一天要吃咖哩飯,後來英國艦隊來到日本,這個習俗就傳到了日本海軍,不但帶動日式咖哩的新口味,還出現了「海軍咖哩」的主題文創商品。所以早在「全球化」這個名詞出現以前,西方海事文化就已經全球化了。
這才是我想像台灣海事文化教育應該有的內容。我是甲必丹姚開陽,我們下一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