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13:從主題體驗看台灣郵輪市場

各位好,我是姚開陽,歡迎加入「甲必丹如是說」的節目。

我很愛航海,也愛搭乘郵輪,更受過郵輪旅遊的專門課程訓練。近來台灣政府很想發展郵輪旅遊的產業,對它寄予厚望,但郵輪產業真的如我們的政府官員所想的那個樣子嗎?從我的角度觀察打了一個很大的問號。今天我就要來談「從主題體驗看台灣郵輪市場」,我將分成四個子題來談這個問題。

第一個子題是「郵輪不是交通產業」。

在過去郵輪的確是交通工具,那怕是超級富豪搭乘「鐵達尼號」也是為了從英國到美國的交通,船上儘管有豪華的設施,但那只是提供航渡過程的享受,是過程而不是目的。

當航空業發達﹑廣體客機出現之後,票價與時間的優勢完全打垮了郵輪,郵輪就像侏儸紀時代的恐龍,已經沒有資格繼續活在這個地球上了。那麼現在全球方興未艾的郵輪又是怎麼回事﹖原來現在的郵輪與過去的郵輪定義完全不同,搭乘郵輪本身就是目的,所以有所謂的「目的地旅遊」(Destination Tour)一詞出現,這個道理很多旅遊界的人都懂,但是在台灣運作起來似乎就不是這麼回事。

如果搭郵輪是目的,那麼船上生活才是主角,各地掛靠港的景點是小菜,可有可無,事實上西方郵輪客許多到港是不一定上岸的,但台灣旅客正好相反,上岸行程才是主角,如果因為天候或各種原因少了一兩個岸上行程,就會覺得吃虧而吵鬧不休。

其次,郵輪是一種「炫耀性購買」(Conspicuous purchase),沒有低價就好賣這回事,實際的情況是,較貴的陽台艙永遠都是優先賣完,這就完全顛覆台灣傳統追求cost down的思維,政府如果用cost down來對應這個市場,這個產業就一定會被搞死。

郵輪是一種慢活的旅遊,想要快速、方便的人早就去搭民航機了,不但更快、還更省錢。所以不能用台灣火車站那種出來就是攤販商店圍繞的經驗,套用在郵輪產業上。像基隆以為郵輪停在內港底,出來就到廟口夜市很方便,那是完全不懂郵輪的消費心理,因為太過方便,就沒有商機了。

郵輪是一種與航海文化結合的主題旅遊,既然上了船就應該投入這種文化的氛圍,體驗也好﹑學習也好﹑享受也好,既然花了這麼多錢上船,總不能變成跟住陸地的旅館一樣。問題是我們的業者與政府主管單位也是跟著消費者一樣想法,這件事就永無扭轉的機會。

首先,台灣的郵輪屬於交通部航港單位管理,他們對郵輪與對貨船的態度是差不多的,只想賺靠碼頭與補給的錢,如此而已,雖然他們覺得這樣已經收入不錯,但是在郵輪市場那只是九牛一毛。不過要航港單位的人去想交通目的以外的事情那是緣木求魚,也不是他們的責任。

不僅如此,我們的觀光主管單位也隸屬於交通部,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觀光都是屬於文化部門,所以我們的觀光產業也往往是工具性導向﹑硬體建設的思考而缺乏文化主題的理念,更不用說去創造新主題的價值。

再來,我們的郵輪旅行業者大部分做出境(out bound)的業務,相較之下在入境(in bound)方面就遜色許多,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吸引外國郵輪客,當然黑貓、白貓,只要能賺錢的就是好貓,對企業經營並無差別,但站在國家角度這是把錢拿到外面花,如果不做改變,政府的投資就是浪費。

想要改變這個格局,就要從「主題娛樂產業」而非航運與港務的角度來思考。所以我們提出的第一個顛覆性觀念就是「郵輪不是交通產業」。郵輪客花錢買的不是這艘船,也不是交通,而是船上的服務包括客房﹑餐飲﹑表演,這也是郵輪與貨輪不同的地方,貨物不會挑剔抱怨,郵輪客卻很難侍候,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富過三代才懂得吃喝穿,台灣交通航港部門的公務員真的懂吃喝穿嗎﹖不懂的話憑甚麼來管理郵輪產業呢﹖

第二個子題是「郵輪是主題體驗產業」。

我舉我搭乘MSC郵輪西地中海航程的經驗為例。當我們在熱那亞的碼頭準備登船的時候,在碼頭大廳看到兩旁有許多黑白照片,顯示20到50年代穿著體面的政客﹑巨商﹑貴族﹑明星搭乘郵輪旅行的風采,可是MSC是在1988年才進入郵輪市場的,在這之前它只是一家貨輪公司,與長榮或陽明並無不同,這些照片可能屬於MSC購併的Lauro cruise line所有,甚至是其他公司的歷史,但是MSC希望藉由這些照片嫁接郵輪旅行的黃金年代,來塑造產品的價值感。

登船之後船上走廊掛的全是MSC最早船隻的黑白照片,典型的古典輪船風格與我們搭乘的郵輪大異其趣。其實MSC目前在營運中的十多艘船都非常的新,換做台灣航商一定是掛最新的﹑最大的﹑最炫的照片,為什麼MSC反其道而行﹖

因為郵輪不是「實用必需商品」,若從實用的角度它一無是處,那有人花了那麼多錢搭船出去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哪兒都沒去﹖所以郵輪賣的其實不是交通而是一種夢想,以我們產業的說法這就是「主題體驗」: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創造一種具有主題的沉浸氛圍,讓遊客在短暫的時間內得到日常生活得不到的體驗。這個原理有一點像主題樂園,所以在國際上郵輪旅遊也是主題娛樂產業的一環。

主題體驗的重點是故事,像新的「鐵達尼二號」正在建造中,首航典禮大家將穿著當年的服裝﹑走同樣的航線﹑吃同樣的餐點,好像身處在電影場景中一般,這對台灣人大概是匪夷所思的,可是歐美人趨之若鶩。「鐵達尼號」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IP,因為它帶有故事性,在主題體驗產業裡會說故事是最重要的,這簡直就像電影工業了,請問這還是台灣交通部門認知中的郵輪產業嗎﹖

第三個子題是「應該用文化旅遊取代觀光旅遊」。

目前由於疫情,台灣的旅行業者想開發郵輪環島巡迴與跳島旅遊的產品,從基隆出發,掛靠花蓮﹑高雄﹑澎湖再回到基隆不斷循環,遊客可以在任何一個港口上下,也不必當天趕回船,可以在下一趟船來的時後再上船繼續旅程,在地中海有許多郵輪就是這種經營模式。

對台灣的觀光產業而言,這個構想很好,因為它有更多的彈性,而且讓旅客在景點的停留時間更長,這樣才能增長GDP。但是要實現這個理想有兩大障礙必須克服

首先,台灣沒有郵輪品牌公司,所以要經營這種產品只能依靠國外的航商,而所有國際大的郵輪品牌都是根據季節全球調度,對經營台灣環島航線有沒有興趣不得而知,如果沒有航商配合試營運,連有沒有這個市場存在都無法證明。

若要問台灣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自己的郵輪品牌,我想,長榮有經營民用航空的經驗或許還有可能,至於陽明或萬海就不用想了,貨輪公司就如同開大卡車司機,你相信他們有能力經營五星級酒店嗎?

唯一可能的方式,就是效法MSC去購併。MSC本身是全球第二大貨運航商,因為在1989年購併了Lauro cruise line而進入郵輪市場。Lauro cruise line於1960年成立於義大利的那布勒斯,只有兩艘船,創辦人Achille Lauro在郵輪界小有名氣,但僅此而已,所以Lauro cruise line的品牌價值其實很有限,但在MSC的手中被充分發揮。

反觀張榮發在1998年購併了義大利國營的「意郵輪船公司」(Lloyd Triestino),這是全世界最早的郵輪公司,有160年的歷史,原來屬於奧匈帝國,與中國的關係也超過一百年,但是長榮完全沒有發揮這個寶貴的文化資產並利用這個IP進入郵輪市場,反而將它改了個菜市場名,叫做「意大利海運公司」(Italia Marittima, S.p.A.),這實在是非常的可惜。我相信如果是MSC買了「意郵輪船公司」,今天就大為不同了。

其次,台灣的景點到底有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這是跳島郵輪產品能否實現的關鍵。有人說台灣有好山好水呀!但很多地方也都有好山好水,光靠這個恐怕不容易突出,還必須有人文主題的IP,並且有很好的故事可說。譬如陸客來台灣必去阿里山,你以為他們是為了阿里山的好山好水嗎﹖其實吸引他們的是「高山青」電影中唱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這部1949年由上海來台灣拍攝的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IP。

IP能創造差異性與非來不可的理由。現在很多人寧可搭郵輪到沖繩欣賞海洋風情也不願意到墾丁,因為都差不多所以沒有非來不可的理由,最後只好取決於成本。但是阿里山因為有「高山青」的IP加持,大陸的張家界﹑九寨溝再好山好水也無法取代,所以非來不可。

全球包括大陸現在都逐漸用「文化旅遊」這一個詞來代替「觀光旅遊」,文化旅遊的重點是「人」,是人所發生的故事﹑人的生活遺跡在吸引遊客,好山好水只是輔助的,甚至不是絕對必需的。我們到埃及看到甚麼好山好水﹖吸引我們的不就是人類文明的遺跡嗎﹖

說到郵輪主題,連大陸都比台灣人會玩。武漢的江邊有一艘「知音號」輪船,遊客上船都要打扮成民國時代的人物,在船上每一間艙房都同時在發生事情,而且是隨機的,可能有陰謀,甚至發生凶殺案,遊客也可能身涉其中。這其實是互動劇場的概念,是屬於主題娛樂產業的一環,主角是劇場編導與演員,請問這又是台灣交通部門熟悉的產業嗎﹖

有些郵輪有參觀艦橋的項目,現代船隻開船早已經不用舵輪而是搖桿或滑鼠,好像電玩,但這太沒有fu了,所以又加裝一具假的木質舵輪滿足大家對開船的刻板印象,甚至整個艦橋都是專供遊客體驗的道具,真正開船的其實是在另一個樓層,這對台灣的交通部門可能是天方夜譚了吧﹖

我們當然期待跳島郵輪的產品能夠開通,這對台灣觀光產業的升級意義重大,但我們的觀光單位不要以為憑現在的條件就能夠實現,在文化旅遊﹑主題體驗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連認知都還談不上,有待我們敲鑼打鼓,大力宣傳。

第四個子題是「郵輪不是實用的商品」。

像郵輪這種形而上層次的商品,台灣傳統追求實用又想要物美價廉的價值觀是很難理解的。以手錶來舉例,機械錶動輒百萬,準確度還趕不上一隻五百元的電子錶,可是不會有人因為便宜或準確而收藏電子錶吧﹖當商品昇華到心理層次時,實用功能就已經不再列入討論的範圍。所以想進入郵輪市場就不應該滿腦子實用與cost down的思維,反而是創造更有附加價值的主題更重要。

台灣人傳統很講實用主義,實用主義包括價格要低,還要俗擱大碗。偏偏郵輪旅遊就是一個非常「不實用」的產品,花了那麼多錢,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留下的記憶只有暈船,這和實用一點都沾不上邊,但是台灣人現在又一窩蜂想體驗郵輪旅遊,在不知道價值何在的情況下,在自助餐廳把自己吃到撐就變成唯一能夠認知的「實用」價值。如果我們的郵輪旅遊一直是停留在這種層級,那麼台灣郵輪市場的未來就堪憂。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才一年的挪威郵輪宣佈退出,因為被中國大媽吃垮了,這種情況也可能出現在台灣,假如我們沒有認清郵輪旅遊真正價值的話。

一般台灣人的觀念,餐廳是填飽肚子的地方,所以我們的父母常教育我們∶「不要花錢吃裝潢。」雖然出國堅持要住五星級酒店,卻完全不使用酒店裡的設施,只是當成晚上shopping回來睡覺的地方。這種價值觀都與郵輪旅遊的精神背道而馳。

台灣政府想要搞郵輪產業就不能滿腦子的「實用主義」,因為郵輪本來就是個不實用的東西,沒有生活品味的人也絕對搞不好這個產業,譬如那位一年吃三百個便當的前總統。此外台灣的企業家大多都是代工出身,錙銖必計,靠省一分一毫來賺錢,這種人也不適合經營郵輪產業,因為這個產業的成本絕對不是那樣計算的,所以我認為台灣的航運業會投入郵輪產業的可能性不高。

當年某駐美代表回國述職時搭乘商務艙,被立委名嘴批評的狗血淋頭,這其中固然有政治鬥爭的成份,但也代表台灣是一個只追求「實用」的社會,對於「非實用」的價值不予認同,這些非實用包括創意﹑智慧財產﹑服務﹑品質﹑品味﹑…..,當然也包括堂堂駐美大使的尊嚴與國家形象。

要知道在早年郵輪的黃金年代,像大使這種重要政治人物應該是專艦專送的,後來改成專機,或許小國負擔不起,但至少民航班機的頭等艙是必要的,這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這是對這個職務的尊崇與維持國家的顏面。駐美大使何其重要,在從前可是當過外交部長才能擔任的,為了省錢去擠經濟艙成何體統﹖「體統」這個詞用在郵輪旅遊很洽當,在郵輪上有特定的日子要穿著正式的禮服參加晚宴,這就是體統,參加郵輪旅遊能夠體驗這種場合,也就值回票價了。

最近有人想用遊玩的「遊」來取代郵輪郵票的「郵」,我期期以為不可。「郵輪」若是改用遊玩的「遊」,就與郵輪黃金年代的想像完全切割,成為一艘普通的遊艇,這又是實用主義作祟。

你知道「郵輪」這個名詞怎麼來的嗎﹖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皇家郵局與許多大型航運公司簽約,利用他們的輪船載運郵包,這些簽約的船就被稱為「郵輪」,可以在船名前掛上R.M.S,也就是Royal Mail Ships的前綴,譬如鐵達尼號的正式船名RMS Titanic,就顯示她是一艘郵輪。由於這代表該公司船隻的航速與安全獲得國家認證,是極佳的廣告,所以大公司趨之若鶩,紛紛拿出旗下最新最快的船來爭取簽約。請注意一點,並不是所有攜帶郵包的船都可稱其為郵輪,像在東引沉沒的蘇布倫號雖然船上也載有郵包,但並不是簽約的船,所以不能稱為郵輪。

想實用﹑想省錢,就不要來搞郵輪,郵輪產業從來都不講實用和省錢的。

以上是今天的內容,我是甲必丹姚開陽,我們下一回再見。



【回首頁】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