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姚開陽,歡迎加入「甲必丹如是說」的節目。由於最近發生「海功號」被拆除的事件,所以今天我要來談「台灣實體船艦的保存與展示」。
「海功號」是一艘水產實驗船,以到南極圈捕磷蝦的名義興建,1976年12月由基隆港出發,但實際上是前往南非開普敦大使館接運一箱神秘的物資回台灣。關於那箱物資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南非自安哥拉內戰擄獲的蘇聯製AT3反坦克飛彈,運回國之後仿製,就是後來閱兵曾經出現但最終未服役的「昆吾飛彈」。另一種說法就更嚇人了,據稱是製造核子彈的鈾235原料。這兩種說法都未經證實,至今仍是羅生門。
(圖說:離開南非開普頓港,載有神秘物資的「海功號」。)
「海功號」於1993年1月退役,1995年台灣省政府把「海功號」贈送給基隆區漁會,1998年基隆區漁會將她移駁上岸成為碧砂漁港的地標,但完全沒有任何運用的計劃,就閒置在原地長達20多年,並逐漸損毀,到了2021年底被基隆區漁會發包拆除,引起文化界的大聲撻伐。
這個事件凸顯了台灣社會對於文化資產態度的矛盾,「海功號」擱置在當地超過20年無人聞問,也沒有任何運用的計劃,現在要拆除突然一堆人跳出來反對,但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如何運用?錢從那來?基隆區漁會沒有這個能力,如果沒有具體的辦法與資源,「海功號」的消失就成為必然。
還有另外一艘與基隆有關的船隻就是「自由中國號」。「自由中國號」原來是19世紀末由福州馬尾船廠建造的傳統中式木造漁船,船名為「勝孝利號」。1955年周傳鈞等五個人為了參加當年6月11日第125屆橫渡大西洋國際帆船大賽提出太平洋橫渡計劃而買下這艘船,原計劃命名為「基隆號」,但因為經費不足,由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嚴家淦出資協助,並改名為「自由中國號」。
「自由中國號」於1955年4月4日由基隆正濱漁港啟航,出發前美國駐華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臨時加入,經過114天抵達美國舊金山,但並未趕上比賽,之後該船就留置美國在當地幾經易手與改裝,到了2010年船主想要報廢拆除,消息傳回台灣經過有心人士奔走,終於在2012年由陽明海運免費運回基隆,但在這之後就是「自由中國號」一連串荒謬命運的開始。
(圖說:通過舊金山大橋的「自由中國號」。)
「自由中國號」不僅是台灣第一艘橫跨太平洋的帆船,也是目前台灣唯一依照傳統工藝與材料建造的中式帆船,加上船齡超過一百年,毫無疑問具有文化資產的價值。「自由中國號」回台之後原計畫安置在海洋科技館,在海科館完工之前暫時安置在一旁廟宇前的空地,並花了六百多萬元找基隆的老師傅徹底整修。
不料海科館完工之後,館長卻宣稱該館只展「最新科技」,拒絕「自由中國號」進入,一個國立博物館的館長竟然口出此言,真是駭人聽聞,但這就使得「自由中國號」在室外風吹雨打了八年,逐漸損壞。
最後協調將「自由中國號」移到臺灣海洋大學的校門口旁,並由文化部出資安置,不料海洋大學竟不經文史專家的審議,直接由總務部發包,用油漆將「自由中國號」漆成色彩鮮艷的模樣,並且在背後以自己的想像做了大幅的意象裝置,據說花了兩千多萬元,遠超過當年修船的費用。
這種對文物冒進的舉動引起文資界極大的批判聲浪,海大當局以當年「自由中國號」出航的時候就是這種塗裝為理由。但無論是「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都應該召集歷史與文資專家多次討論,達成共識,如果沒有把握寧可不動,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這是面對古物應有的態度,海大竟然把它當成一個普通的修繕工程,又不與外界溝通,而且倉促從事,讓「自由中國號」受到二次傷害。
這兩次傷害都與海洋大學的教授有關,因為那位海科館的館長也是來自海大,身為全國海洋的最高學府,帶頭做這種焚琴煮鶴之事,我雖然也是海大的校友,必須予以譴責。
「海功號」與「自由中國號」的悲劇在台灣絕對不是單獨的個案,因為保存與欣賞古物之美本來就不是華人的傳統,加上台灣一向科技掛帥、硬體思維,實用主義作祟,海科館把百年國寶的「自由中國號」當成垃圾拋棄,把展示位置留給一艘只有20年船齡的RB塑膠艇,真可說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說到「自由中國號」,有人會想到台南安平的「台灣成功號」。假如說「自由中國號」在基隆的遭遇是一場悲劇,那麼「台灣成功號」的建造過程就可以說是一場鬧劇了。
「台灣成功號」當初原來只是一件裝置藝術,並不是真正要下水出航,但是在建造過程中政客突然野心大發,要讓她可以下水,甚至遠航到日本,問題是「台灣成功號」的設計者根本不懂傳統船舶,他是以現代遊艇的方式來設計,所有的傳統元素都是假的道具布景。但是出航關鍵的帆桅可不是道具布景能夠應付的,然而設計與製造的人竟然用次級的木材拼湊,不出所料第一次出航就斷桅,大大觸了眉頭,以後就如同瘟神般,擱在岸上沒有政客想去提這件事。難怪有人說不如當王船拖出海燒了,這種說法還真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以下我們再來舉軍艦的例子。在近代史許多船艦經過很長時間的服役,輾轉的身世與傳奇的經歷,最後來到台灣,卻都遭到拆解的命運,其中一艘是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向日本神戶川崎造船廠訂造的六艘淺水砲艦之一的「楚觀艦」。這艘軍艦歷經辛亥革命、抗戰、國共內戰長江突圍,於1949年隨國府海軍來到台灣,在50年代的台海各場戰役包括古寧頭都還見到她的身影,這艘清朝留下來的老古董直到1964年才拆解,最後一任艦長是著名戰略學家葛敦華將軍。
其次是1931年由江南造船所建造的「逸仙」號輕巡洋艦。「逸仙」艦的經歷很傳奇,1937年抗戰被日本飛機擊沉在江陰之後日本人將她打撈整修並在1938年5月拖到日本改名為「阿多田」,做為潛水學校的練習艦,抗戰勝利後被盟軍發現又交還中國海軍。
「逸仙艦」1949年曾經在江陰要塞發生掛白旗詐降的事件,當時的艦長是宋長志,這件事後來成為羅生門。「逸仙艦」來台後曾經多次參與台海巡弋,一直到1958年6月1日除役,這艘以國父為名的軍艦仍然逃不了變賣拆解的命運,在1959年5月19日以2,682,500元的價格標售給拆船商。「逸仙」艦艏的兩具絞纜器現在還放置在成功大學的校園內。另外「中山艦」的姊妹艦「永翔」也是在1959年才在台灣除役拆解的。
再來是在日本海軍大大出名的「雪風」號驅逐艦,她歷經中途島、雷伊泰、護航「信濃」航空母艦,直到最後「大和」號沉沒的沖繩之戰幾乎無役不與,居然能全身而退,是日本海軍著名的幸運艦,人稱「不死鳥」。
「雪風艦」做為日本戰後賠償艦於1947年在上海移交,改名為「丹陽」,曾參與多次戰役及拿捕蘇聯油輪「陶普斯號」的行動。1966年11月16日除役直到1971年才拆解。「丹陽艦」除役的時候,日本方面曾表達強烈意願希望能夠買回做為紀念艦,但是未能如願。
另外1954年鯁門島戰役的「雅龍艦」在1956年除役標售給唐榮與光華鐵工廠,1958年九二海戰聞名的「沱江艦」也都沒有保留而拆解。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即使功勳艦都不免遭到拆解變賣的命運,其他退役船艦就可想而知了。
台灣還接收了幾艘在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美製軍艦,譬如前美軍Fletcher級驅逐艦USS Mullany在1945年4月被蓑島武一駕駛的神風特攻機直接撞上後甲板,故事曾經出現在讀者文摘,這艘軍艦在1971年移交給台灣改名為「慶陽」,她在美國與台灣服役期間都被視為幸運艦。
還有一艘Sumner級驅逐艦USS Maddox因為在東京灣遭到兩艘北越魚雷艇的攻擊,引發美國全面介入越戰,最後造成五萬名官兵陣亡,她在1972年移交給台灣改名為「鄱陽」。這兩艘船在台灣默默的除役拆解,沒有人想起她們曾經經歷的重大歷史。了後來台灣物資不再缺乏,卻興起一股人工魚礁的風氣,許多除役的軍艦被鑿沉在海底讓魚類聚集以增加漁獲,這又更加坐實了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的批評。直到2011年才有「德陽」號驅逐艦除役後安置在台南安平港展示,這是台灣唯一的實體軍艦展示館,不過這卻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案例。
首先,「德陽艦」經過台灣海軍「復陽」及「武進三號」等多次改裝之後,早已不復二戰的原貌,但是當時的台南市政府不知基於什麼心態,硬是不肯延續「德陽」在國軍時代的身份,莫名其妙地將她改漆成二戰美軍的塗裝與編號,結果艦型與塗裝互相矛盾,愈看愈奇怪。後來雖然有調整,但舷號塗裝仍然不是國軍標準的式樣。
其次「武進三號」改裝的許多武器被拆除,卻把一門從未出現在該級艦上的單管5吋主砲硬塞在艦艏,成了不倫不類的拼裝貨,因為該艦無論在任何時代,包括美軍二戰出廠原型、美軍戰後FRAM改裝、台灣接收初期的全火炮驅逐艦、台灣武進三號改裝,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外貌,連要拿張照片來比對都不可能,所以被譏諷為「武進四號」。
(圖說:「德陽艦」艦首的單館5吋砲從來沒有在本級艦上出現過,所以被譏為「武進四號」艦。)
營運方的理由是沒有可獲得的雙管5吋砲裝備,怎麼會沒有?各地方公園裡置放的一大堆恐怕超過10座,像我們做的高雄港海洋探索館門前也有一座,就算沒有,雙管5吋砲塔假的道具也做得出來。所以我的批評是,「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再來,當初承攬展示的公司沒有經驗,不知保持浮體的船維護很花錢,沒有設計成水泥封存或以纜樁固定,結果現在保養經費無以為繼,隨時可能漏水沉沒或廢置,這對台灣未來想要繼續成立實體的軍艦博物館做了最壞的示範。
在「德陽艦」之後,2010年2月1日除役的「中海艦」也面臨拆解的問題,經過當年在艦上服役的官兵與文史工作者的奔走呼籲,終於搶救下來,未來有可能也安置在安平港。
「中海艦」是美國在二次大戰製造的戰車登陸艦,1946年在青島的中央海軍訓練團接收,當時以「中字號」命名,並依「海權鼎興建業訓練」分別命名為「中海」、「中權」、「中鼎」、「中興」、「中建」、「中業」、「中訓」、「中練」,所以可知「中海艦」是登陸艦隊的天字第一號,左營軍區的大門「中海門」也是由此而來,可見「中海艦」在海軍中的地位。
不僅如此,「中海艦」還是八二三炮戰的功勳艦,1958年8月24日,中共6艘魚雷艇攻擊在料羅灣外海的運補船團,向「中海艦」發射4枚魚雷,其中一枚命中艦艉,8人當場陣亡、12人受傷,並造成10米見方的大洞。以笨重緩慢的戰車登陸艦與魚雷快艇交戰,這可能是全世界的首例。
重傷的「中海艦」在海戰後被拖到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國海軍基地進行修理,美方建議直接報廢以另一艘取代,但國軍方面認為「中海艦」意義重大,希望不計代價予以修復,最後找來另一艘報廢的同型船將船尾切割更換,維修費用高達50萬美元。
所以「中海艦」不是一般普通的軍艦,當民間呼籲保留的聲浪高漲時,海軍曾經想用另一艘「中富艦」來頂替,理由是修復比較省錢,這種觀念用在文物上當然很荒謬,因為就算是同類型的軍艦,每一艘故事也不一樣,怎能夠隨便瓜代頂替呢。
不過這也引起一個話題可以來討論,那就是現在的「中海艦」到底還有多少是當年的本尊?由於「中海艦」在八二三戰後已經更換整段船尾,後來又在1970年實施「新中計畫」重新打造全身船殼,到了1990年又實施「中新計畫」更換主機與加裝空調等多次改裝工程,樣貌早已改變,加上晚年還換了友艦器官捐贈的大軸,到底有多少是當初的原物?如果都已經更換了,她還是1958年8月24日那一艘「中海艦」嗎?這個問題恐怕連海軍都回答不了。
所有有人以廟宇分香迎神的概念說,只要把「中海艦」的艦名銅牌恭迎到「中富艦」上,那麼「中富」就變成了「中海」,說不定海軍就是這種想法呢。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討論與研究的話題。您的看法如何?
台灣要進行實體船艦的保存與展示看來困難重重,最常用的理由就是沒錢,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看世界各國有實體船艦保存與展示的國家並不見得都比我們有錢,重點是那個國家政府與人民的海洋意識,我們看希臘有一艘1910年下水,排水量10,200噸的裝甲巡洋艦「喬治·埃夫洛夫」號(Georgios Averof),到今天都還能航行運作,成為船艦動態展示的經典。希臘是什麼國家,外號「歐豬」的破產國家,但是希臘的海洋意識濃厚,所以出過許多世界級的船王。
未來台灣最有價值保存與展示的船艦應該是「海獅」與「海豹」,那兩艘1944年下水的潛艇是現今世界上還在運作最古老的潛艇,即將迎來80歲的生日,人稱「移動的博物館」,我們期待她們能夠像希臘的「喬治·埃夫洛夫」號一樣,繼續保持可航行狀態,成為船艦動態展示的經典,必然能夠吸引全球的注目。
台灣絕對不是沒錢,而是我們的政府只會喊「海洋國家」,「向海致敬」的口號而拿不出一點行動,甚至帶頭成為破壞者。其實少蓋一棟蚊子館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我對「德陽艦」的批評,同樣可以用在我們的政府,那就是「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台灣實體船艦的保存與展示」就談到這裡,以後有機會再向各位介紹國際的案例。我是甲必丹姚開陽,我們下一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