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05:對文化相關場館建築的評論

各位好,我是姚開陽,歡迎加入「甲必丹如是說」的節目。今天的主題是「對文化相關場館建築的評論」。

目前文創相關建設的項目,無論是博物館、劇場或是園區,建築競圖往往被放在第一個階段,但是如果沒有先經過主題演繹的過程,評委是根據甚麼標準來選擇?更糟糕的是,所有建築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那個想法並沒有經過科學化、制度化的演繹辯證,完全是建築師個人的主觀與偏好,但因為是建築先行,當圖紙一確定,整個主題就被建築師給綁架了。

我曾經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與台灣館的創意總監,實際上面臨過這個問題。中國館雖然有經過兩三年嚴謹的主題演繹作業,但是因為紅色斗拱的建築在更早之前就已經確定,所以變成主題演繹的工作被建築所框限,要嘛倒因為果根據斗拱的主題去發展,要嘛完全不理會建築的式樣自行發展,最後是我發揮創意,巧妙地在既成建築的框架下演繹出「三億農民工進城」的主題,與「百米長卷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的體驗型式,才勉強圓了這個矛盾。

台灣館也有類似的情況,當台灣在最後一刻決定要參加上海世博時我已經在世博局工作了快兩年,瞭解中國館的規劃,所以十分擔心台灣因為與大陸文化同源而形成重複。偏偏台灣館也是建築先行,並且在主題還沒有確定之前就先決定了天燈的建築造型,這就完全應驗了我的擔憂,因為天燈並非台灣的原創而是中國的孔明燈,台灣館又緊鄰面積大25倍的中國館旁,這不就成了小中國館?

最後還是我運用創意解決,把天燈轉化成發光的龍珠,引領中國館這條紅色巨龍從黃浦江奔向大海,這在當時的兩岸環境是有深刻含意的,因為巨大的中國需要台灣的引領走向國際社會,創造雙贏的局面。而龍珠的內部也就自然形成720度全天域球幕影院的場地。如此從建築、到主題、到展示手段環環相扣,一切都是有機結合,而不是為建築而建築,或為技術而技術,這才是真正的大創意。

理想中所有的展示體驗場館都應該先從主題演繹而非建築競圖開始,但這只是理想,現實環境中很難辦到。尤其在台灣的公部門完全沒有這種概念,就變成建築師綁架一切,包括並非其專業的主題論述。

建築師當然會對他所提出的設計圖紙有一套說詞,但那是沒有經過充分辯證的,譬如以自己的認知強加在地方人士對家鄉的情感之上。有些論述甚至是倒因為果的,我承認我是共犯結構,因為我曾幫美國某大建築師事務所參加北京奧運主場館的競圖寫過論述,但那是他們已經先完成設計之後才來找我寫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射箭、再畫靶」。

接下來我要談到建築設計與場館使用機能之間的關係,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很多建築師都很ego,以為自己天縱英才,甚麼都懂,但展示體驗場館的使用機能的確不是建築師的專業,也跟他們的想像不同,更與建築的流派無關。使用機能是很實際的,對業主來說不合用就是不合用,沒有那麼多理論,而且建築師的想法愈多,愈不合用。

譬如大部份建築師都喜歡把博物館或美術館設計成玻璃帷幕的穿透感,從建築美學的角度這無庸置疑,但是對展示就是一場災難。首先,藝術品在創作時都已經假設是在正常的光線條件下來觀賞,如果展場是透明落地玻璃窗,陽光從早到晚不同,色溫也不同,隨著季節連角度都不一樣,說好聽是讓作品有變化,但這絕對不是藝術家想要的,何況陽光的紫外線還會破壞藝術品。所以現代的美術館都用人工光照明,既然是人工光,就得遮蔽陽光,加上現代的博物館大量運用多媒體投影,更需要遮光。結果是花大錢建造的玻璃建築,再花更多的錢把它遮蔽起來,真是既浪費又折騰,明知如此,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設計成一個封閉的建築呢?

其次建築師也很喜歡把博物館的建築造形弄得奇奇怪怪的,從建築師創作慾望的角度這也可以理解,但這對展示又是一場災難。以紐約古根漢由建築大師Frank Wright設計,著名的螺旋樓梯展場為例,觀眾站立的地面是斜的,請問畫作是要掛正的還是斜的?這又與藝術家創作時想像的觀賞環境不同。

歸根究底,美術館到底是為了藝術作品的展示而存在,還是滿足建築師個人的創作慾望而存在?這個問題的答案雖然很明顯,但是在台灣的公部門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否則就不會一切文化場館都是建築競圖先行了。

建築師把博物館建築的造形弄得奇奇怪怪還會帶來其他的災難,譬如傾斜的屋頂,造成在搬運藝術品的時候堆高機的司機無法察覺空間高度的變化,結果把藝術品給撞壞了。其次畸零空間也造成空調的死角,讓有些較高的展廳因為過熱而難以佈展,蘭陽博物館就有這樣的問題。此外奇怪的建築外型還會造成清洗上的困難,讓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難以負荷。

造形奇怪的建築如果是因為機能需要,那麼有些不方便還可以忍受,譬如台灣館的那顆球裡面是720度全天域球幕影院,球的造型就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許多建築上的球只是為造型而造型,完全沒有機能,就成為「無用建築」。像士林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庫哈思設計的那顆球,我本來以為是能夠產生沉浸式體驗的球幕劇場,結果竟然只是觀眾席,這有必要嗎?那顆球造成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建築成本大增,還因此差點變成爛尾樓工程,只不過為了讓觀眾席變成弧形?它的CP值也未免太差了。

台灣的地方政府喜歡找國際建築大師設計,卻不知道遊戲規則,最後常常不歡而散,甚至打越洋官司。而且大師的設計往往表示困難的技術工法,與昂貴的建築材料,如果沒有這個家底,就不要自找麻煩。像台中國家歌劇院找伊東豐雄設計,但核發的建造成本單價卻與公寓差不多,造成五次流標,結果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過的人自有評價,我就不多說了。

我當然知道地方政府的首長找國際著名建築師來不僅是為了場館的原始使用目的,還為了宣傳。這些國際建築大咖們也都十分清楚業主的企圖,所以昂貴的酬勞大部分是品牌授權的費用,實際的設計都是事務所裡的小朋友操刀的,這已經成為國際,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通例,西班牙畢爾包Frank Gehry設計的古根漢博物館就是典型的例子,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表面很成功,其實幕後也有很多問題,不過這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範圍。

建築師這個行業很重視品牌效應,大師們個人就是品牌形象,業主捧鈔票上門不見得瞭解大師雲裡來、霧裡去的設計理念,只不過是圖個名人效應而已。而你以為找大師的事務所設計,圖紙送審一定是大師簽證,那你就錯了,大部份都是由底下的建築師簽章,因為根據建築法規,簽章的建築師要負完全責任,30年後若是發生火災也可能被抓去關,大師們那裡願意冒這種風險,所以簽證一定是底下的人,大師只是出個招牌而已。更不用說台灣有許多「大師」連建築師執照都沒有,想自己簽證都沒有辦法,還得去借牌,這真是非常的具有台灣特色。

由於大師不負責簽證,創意又天馬行空,接續作業的人就很辛苦,譬如大師要求的材料可能是已經公告禁止買賣的管制品,但大師才不管這些,堅持一定要,你就得去黑市把它變出來,還要掩人耳目作假,更要承擔將來東窗事發被抓去關的風險,這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主題樂園的建築,台灣由於真正意義上的主題樂園很少,所以台灣的建築師對於這方面不大有經驗,當偶爾碰到相關案例時,從提出的設計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首先,業主啟動項目先找建築師本身就是個錯誤,主題樂園比博物館或美術館更重視主題,而主題絕對不是建築師的專業,關於主題樂園的主題規劃我們會有另外的專題來討論,今天就只針對主題樂園的建築來說明。

很多建築師是根據傳統建築的概念提出設計,比方說有大塊石英磚的地面與輕鋼架屋頂,還有許多隔間,好像辦公大樓一樣,這是完全錯誤的。如果各位有看過迪士尼或環球影城的空中攝影照片就會發現,所有的場館建築都是像家樂福一樣,是個超大的鋼構廠棚,因為體驗機具需要沒有樑柱的跨距與超高的高度,只有大賣場式的鋼構廠棚能夠滿足,請問這需要甚麼了不起的建築師來設計?可能結構技師還比較重要。

(左圖:環球影城哈利波特的古堡只是造景,真正的體驗是在底下背山岩造景包覆的大鐵皮棚子。)

(右圖:從高處看的洛杉磯環球影城,全部是攝影廠棚的建築。)

那麼主題樂園裡那些夢幻的建築,譬如環球影城的哈里波特古堡是怎麼產生的?既然說到環球影城的哈里波特,我們就以此為例。當遊客順著緩坡往上走時看到遠方山頭上的古堡,接著從古堡的底層進入館內,經過漫長的幽暗通道,體驗各種我們稱為preshow的過程之後,遊客來到以過山車加機械臂帶動座椅的Main show區。遊客以為自己始終都在古堡裡面,其實不然,你若從環球影城的空照圖看,所有的體驗都在一個四方型的大鐵皮廠棚裡面,古堡只是面向外部角落高處的佈景,而且是等比裡縮小的佈景,裡面完全不能容納人,甚至只有一個正面。

其實就算不縮小,真正的古堡裡面也是空間狹隘,根本不可能容納如此大的流量,與大型機械式遊具所需要的運作空間。所以古堡只是為了視覺效果,真正的體驗是在另外的空間,也就是說主題樂園的場館設計是視覺需要與實際體驗需要雙軌制的概念。

(左圖:環球影城的空照圖,中央上方即是哈利波特古堡,可見實際的體驗空間是工廠式的大鐵皮棚子。圖片來源: Google Map)

而且,你若從空照圖看還可以發現那個大鐵皮廠棚不只是為了哈里波特,另外一半是給另一個主題的場館使用,只不過從不同的入口進入有不同的造景包裝,所以遊客以為在哈利波特古堡裡,其實旁邊可能是埃及金字塔的木乃伊。這樣就能節省成本與空間,並且因為後場共用而增加運轉效率。

為什麼環球影城的哈里波特要讓遊客順著緩坡往上走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往上的視覺角度就能夠避開後面穿幫的其他項目。這完全是電影拍攝的手法,看到的才算數,看不到的都不必花錢。甚至看到的部分如何設計還有竅門,一般主題樂園或是室內街道造景,譬如拉斯維加斯或澳門的威尼斯人酒店,通常會在有限的高度創造更多的樓層,一般的規律是一樓百分之八十,二樓百分之五十,三樓百分之三十,這樣就能在一層樓的高度創造三層樓以上的街廓。建築師會質疑說這樣怎能住人?對不起,這本來就只是為了視覺,而不是為了住人的需要。

除了高度之外,材質是手摸得到的地方採用堅固材質,愈往上愈輕,到頂部根本是框架繃帆布,一方面降低結構重量,一方面安全考慮,當然,更重要是節省成本。這些工法與建築師的專業無關,找建築師來是完全幫不上忙的。

更進一步說,設計場館的體驗效果,燈光比造景更重要,燈光照到的地方才算數,照不到的地方不用理會。一般遊客在主題樂園的場地都是在燈光的條件下體驗,但是我們有機會看到場地在打烊後開工作燈掃地的景象,那真可說是亂七八糟,天頂充滿管線,地下鋪滿軌道與機具,但是沒有關係,因為遊客看不到。

不僅如此,燈光還能在有限空間創造無限的景深,當逆光從正對面打來的時候,遊客就會產生深邃的錯覺,若是不夠還可以加上投影來延伸空間,這是電影燈光與攝影師而非建築師的專業。從建築師的角度想要擴大視野只有實打實的增加室內面積,結果是成本大增也難以達到所想要的效果,因為再大的面積也不可能創造大海或是宇宙的視覺。

業主若不懂這個訣竅,找來傳統建築師做規劃,就會讓你蓋一大堆無用建築,造成成本大增,無法推動最後胎死腹中。台南那個想要搞熱蘭遮城資金遇上瓶頸的項目我認為問題可能就出在這裡。

甚至主題樂園的商店街也是視覺與實用雙軌制。我們去迪士尼樂園看到模擬美國20年代的商店街好可愛,但若真的是一小間、一小間獨立的商店,那營運的人力成本與效率會差很多,所以那只是外觀而已,裡面空間是全部打通,並且是大賣場統一櫃台的收帳模式,這樣既兼顧到主題形象,也滿足經營成本效率的需求。再一次強調,主題樂園是視覺歸視覺、實用歸實用,兩者沒有必要發生關係的。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主題樂園規劃與建築師的專業幾乎毫無關係,反而影視圈的人比較有概念,因為主題樂園本來就是從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棚開始的。譬如美國好萊塢不但是電影工業的重鎮,也是主題樂園設計產業的聚集地,因為很多人同時為電影與主題樂園服務。但是台灣的電影並未形成工業化的基礎,所以也未必有這個能力。

至於博物館,業主應該先做好主題演繹與確立佈展需求之後才找建築師,不能放任建築師的創作慾無限上綱,那怕是國際大師也是一樣。因為建築師只是把它當成一件作品,做完就走人,可是業主每天要面對這個建築,如果違反使用機能,那是很痛苦的。

我們還應該檢討,為什麼台灣的政府每次有文化建設項目就只會想到蓋新房子,而不顧全台灣已經有那麼多的蚊子館閒置再那兒。我們當然知道這裡面有利益關係存在,無論政客、地方勢力、建築師與營造廠,這部份就讓大家自己去想像了。

以上是今天的內容,我是甲必丹姚開陽,我們下一回再見。



【回首頁】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