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全景畫廊(1-005.1 )
馬可·波羅
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是威尼斯共和國人,與父親Niccolò Polo﹑叔叔Maffeo Polo一家三人於1266年循陸上絲路來到元代中國大都(今北京)。馬可·波羅的父親與叔叔原即為商人與航海家,早在之前就到過中國,那是在1255年兩人向東旅行途中因戰事原因改變行程,1264年碰到元朝派往西方的使者決定跟隨前往中國,在1266年抵達元大都晉見忽必烈,忽必烈寫信給教皇託他們帶回羅馬,兩人回到歐洲拿到新上任的教宗額我略十世(Beatus Gregorius PP. X)給忽必烈的回信後,於1271年再度動身返回中國,此行Niccolò帶了他的兒子馬可從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陸,循陸路輾轉於1275年抵達大都。馬可波羅跟隨忽必烈奉派到各地擔任皇帝的使者。因此去過許多地方並見識到當時中國領先歐洲的各種成就。

馬可·波羅據稱曾擔任元帝國揚州地方官三年,然後於1292年從泉州出航,據稱該次行程還兼負有護送蒙古公主闊闊真到伊兒汗國成婚的任務,1295年三個人回到歐洲家鄉。 1298年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共和國之間的海戰中被俘擄。《馬可波羅遊記》(本書英文名為"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但義大利文書名為"Il Milione",因為馬可·波羅經常用百萬的數字來誇大形容所見,所以這也是他的綽號)是馬可·波羅在熱那亞監獄中口述,由他的獄友來自比薩共和國的魯斯蒂切羅(Rustichello da Pisa)所記錄,其真實度曾被許多學者懷疑。其實當時教皇已經多次派遣傳教士到中國來面見元朝皇帝,不乏真實的文獻紀錄,只不過《馬可波羅遊記》太過暢銷,讓馬可·波羅成為西方世界大旅行家的代表人物。

圖為馬可·波羅搭船於1295年回到故鄉威尼斯的場景。

[歷史全景畫廊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