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舊制水師
清朝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海軍主要是依靠舊式的水師,他包含了「八旗」與「綠營」兩個系統;
八旗水師有黑龍江、齊齊哈爾、墨爾根、吉林、旅順口、天津、京口、乍浦、廣州、 福州十個營;總兵力僅約一萬人。
綠營水師則有直隸、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六個外海水師;及內陸的江南(長江)、浙江(錢塘江) 、
廣東(珠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廣西等八個內河水師,實力遠超過八旗,不過都是一樣的腐敗與
紀律鬆弛。各水師營都是由當地的總督巡撫管轄,並無全國性的海軍組織。
清朝舊制水師所使用的戰船種類繁多船型複雜無比,外海戰船就有28種,以「赶繒船」與「居船」為主,
型式類似福建之容克船(Junk);內河戰船更多達30到40種,以「唬船」與「哨船」為主。此外尚有「沙船」
(裝砲10門)、「巡船」、「紅單船」(裝砲20至30門)、「鳥船」、「霆船」等多種船型。
鴉片戰爭前清廷最大的戰船規格如下:排水量不到250噸,長11丈餘,寬2丈餘,桅高20至27米;置前膛砲 10門,
乘員不到100人;船體為松杉木質製造,方型布帆。而無論那一種船型都是行動遲緩,火砲射程近又不準,完全
談不上有什麼戰力。
1840年爆發鴉片戰爭的當時,清朝全國水師的外海戰船共約930艘,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四省敵前的水師兵力
共約10萬人,大小戰船約700多艘。重陸輕海的清廷更花費大量的資源建設陸地砲台,裝備了兩三千門的海岸防衛火砲。
但這些數字龐大的軍力在英國16艘現代化蒸汽戰艦的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中國的舊制水師並未因現代化艦隊的建立而立即消失,他一直延續到了民國初年後才結束;船隻人員部份併入海軍,
更多的則編為各地的海上警察。印象當中水師應該都是使用帆船的,不過自清末開始有些水師已裝備有蒸汽小火輪了。
在戰史方面中國的舊制水師曾與福建艦隊共同參與了1884的中法馬江之役,結果全軍覆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