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旅遊體驗:
西地中海郵輪之旅中的海洋文化
搭乘MSC公司郵輪Bellissima號從義大利的熱納亞登船
經拿坡里﹑西西里島﹑馬爾他﹑巴塞隆納﹑馬賽再回到熱那亞共九天的海上旅程,
除了郵輪旅遊本身的航海意象,沿途也都是充滿海洋歷史的港市,
是學習海洋文化者的最佳課堂。
航線
地中海是西方文化的起源,由各港市與島嶼構成的郵輪旅遊路線自然是歷史脈絡清晰而且充滿海洋文化氛圍。基本上有西地中海﹑東地中海(愛琴海) ﹑西葡摩等黃金路線。如果瞭解西方海洋歷史,沿途有說不完的故事,如果與台灣能扯上關係,那就更有賣點。
西地中海航線
MSC BELLISSIMA的西地中海航線是在熱納亞﹑拿坡里﹑西西里(梅西納)﹑馬爾他﹑巴塞隆納﹑馬賽再回到熱納亞(西地中海還有其它路線產品),如此在六個點之間順時針循環,無所謂起點終點,每一站都有人上也都有人下,也可以下船短期停留在下一次循環時再上船繼續,如此可組合出許多種遊程。台灣也有人想要將基隆﹑花蓮﹑高雄﹑澎湖連成一條郵輪循環旅程產品。
東地中海航線
除了西地中海航線,還有東地中海航線,包括希臘﹑羅德島﹑克羅埃西亞等地。
為了方便銷售,東地中海航線的產品多定名為「愛琴海航線」 ,避免讓已玩過西地中海的遊客覺得重複。
海洋歷史文化
地中海東﹑西航線之分,基本上反映了當年西方天主教國家與東方伊斯蘭教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分界,而西葡摩則是與大航海時代相關。三種產品﹑三條航線,等於是西方海洋歷史的三個篇章。
西地中海航線在十五﹑十六世紀時的主導國家是西班牙,沿線大部分港市島嶼多曾被西班牙統治過(包括拿坡里與西西里),而主要的腓立二世也正是最初起意要征服台灣的皇帝,這就把東西方連結起來,台灣遊客就更能感同身受了。
郵輪的便利性
由於西方在地中海的歷史脈絡都是根據海岸﹑島嶼及航路展開,所以特別適合郵輪形式的旅遊,因為從海上進港才是符合歷史的視角,這與搭乘民航機在機場降落然後拉遊覽車到海邊是完全不同的體驗。而且搭乘郵輪就不用每天拖行李換旅館與舟車勞頓。
由於停泊碼頭成本的因素(以12小時為單位),郵輪岸上觀光一般都從上午8點到下午5點,所以行程不可太遠,景點不能太多。
郵輪
西方人的郵輪旅遊,船上才是重點,到中途港不一定下船,東方人則只是把船當成交通工具,重點是岸上行程。
郵輪非實用性交通工具,所以操作郵輪市場不必太強調價格與效率,反而重點是「炫耀行銷」。郵輪市場必須重視船上的海洋文化,否則價值感做不起來。
MSC BELLISSIMA
MSC公司最新的一艘郵輪BELLISSIMA號(榮耀號),排水量171,600噸﹑全長315.83公尺﹑平均航速22.7節﹑樓層19層﹑客艙2,244間﹑載客數約5,714人。母港為馬爾他瓦萊塔。
MSC BELLISSIMA可能明年行駛亞太地區。MSC在郵輪市場算中價位產品。
郵輪碼頭
這是拿坡里的郵輪碼頭,非常氣派,遊覽車停車場還在畫面外,如此才能應付數艘郵輪同時抵達近萬名遊客的上下進出。像基隆旅客大廈只是拉皮改造,轉運的腹地不夠,如果遊覽車進不來,旅客就出不去,郵輪市場就不可能有未來。
登船大廳一
熱那亞的登船大廳,像博物館一樣典雅,反觀基隆的旅客服務大樓像菜市場。
其實無論熱那亞或拿坡里的登船碼頭都是以前的客運或渡輪碼頭,並非新建建築。
登船大廳二
MSC在登船處布置了許多30年代名人與達官顯要登船的黑白照片,事實上MSC是家新公司,卻要刻意嫁接郵輪旅遊黃金年代的意象,因為沒有這種想像,郵輪市場的價值感就創造不出來。
郵輪絕非實用交通,會來搭郵輪,就是存在某些想像,從登船碼頭開始就要進入被控制的氛圍當中,這是主題樂園設計的概念。
中途掛靠港的登船
除了第一次登船因需要報到與行李上船的手續,需要較大空間的服務大廳外,在其他中途停靠的港口則未必需要,因為安檢通關在郵輪舷側的艙口都有空間與設備可以辦理。尤其地中海郵輪經過的幾乎全部都是歐盟國家,下船與登船不須經過移民官審核,加快了速度。
船上景觀
由於郵輪樓層高,又停泊在碼頭的第一排,坐在餐廳就可一邊看岸上景緻,一邊看海港風光,而且是移動狀態,就像本圖顯示的是馬爾他港邊城市的景觀在餐廳形成一幅類似清明上河圖長卷畫的效果,這是住六星級酒店也享受不到的。
奢華風
郵輪經濟很重要的是「炫耀行銷」,每一艘郵輪的詮釋方式不同,MSC Bellissima的風格就是由不銹鋼與燈光的現代感加上大量Swarovski水晶構成炫目的場景。
MSC Bellissima的乘客是以義大利人為主,每當正裝之夜真的是男帥女覲,如夢似幻。義大利人會穿敢穿,品味絕佳,在西方大概只有法國人差堪比擬。
客艙:臥室
郵輪標準間客艙的佈局都大同小異,進門在衛生間後依序是衣櫥(照片中見不到)﹑雙人床(可分開成為兩張小床)﹑沙發(可變成另一張床)與書桌,最末端是陽台(如果是內側客艙就沒有陽台)。
MSC Bellissima的客艙設計較沒有特殊風格,但迪士尼郵輪的客艙就將主題樂園與海事文化的元素整合的很好。
客艙:陽台
郵輪有一半房間是有陽台的,售價當然比沒有陽台的高得多,但卻最快賣完,這符合郵輪市場「炫耀行銷」的原理。
現在迪士尼郵輪更進一步,在沒有陽台的艙房裝設「虛擬窗景」,可以看到前後左右的海景,如此一舉將無陽台艙房的價格拉高到與有陽台一致,而且廣受歡迎。所謂創意創造價值,這是一例。
客艙:衛生間
郵輪客艙的衛生間也是重點,其空間當然不可能很大,也不可能有浴缸而是以淋浴為主。對於郵輪的室內設計師如何在最小空間達成最大的生活機能是一大挑戰。
這兒的衛生間雖然很小,但所有機能都能滿足,而且通風極佳,所有異味都會隨時消失而不會滯留在房間內。
劇場
大部份的郵輪都把大劇場設在船艏,有挑高的空間可以設階梯式座椅,通常可容納超過千人。
MSC Bellissima的劇場叫做London Theater,這兒有一個常駐劇團包括歌手﹑舞者﹑樂隊與技術人員,要能應付5套以上完全不同風格的節目演出。
演藝秀一
演藝秀是郵輪的重要吸引力。每天晚上演出三場,每天更換不同的節目,除了少數個人團體表演,大多數都由同一劇團演出各種不同風格的秀,從巴黎紅磨坊(如圖)到Rock﹑拉丁秀,甚至是古典歌劇(如卡門),才能滿足郵輪每天更換不同節目的需求。
演藝秀二
演藝秀是郵輪的重要吸引力。每天晚上演出三場,每天更換不同的節目,除了少數個人團體表演,大多數都由同一劇團演出各種不同風格的秀,從巴黎紅磨坊到Rock (如圖) ﹑拉丁秀,甚至是古典歌劇(如卡門),才能滿足郵輪每天更換不同節目的需求。
告別秀
在從馬賽開往熱那亞的晚上劇場演出熱鬧盛大的拉丁秀之後是告別演出,連工作人員都聯袂進場向遊客道別。
郵輪演藝秀有很大的需求,但專業度要求很高,而且必須具備多種才能,台灣在這個領域能找到什麼機會點﹖
政府想發展郵輪產業,但我們的官員知道演藝事業為何物嗎?
音樂演奏
在郵輪的中央大廳隨時都有演奏,譬如巴黎風的爵士樂在台灣就比較少能看到現場演奏的機會。拉小提琴的女生非常漂亮,長得像茱麗葉畢諾許。還有爵士鋼琴手讓人想起同樣是義大利郵輪的電影「1900海上鋼琴師」。
音樂吧
在半開放空間的轉角有圓型場地,稱為Swing & Latino,晚間8點以後開始營業,有現場樂隊或DJ,可以喝飲料聽音樂與跳舞。
媒體秀
除了演藝秀,郵輪中央挑空長廊由LED構成的穹頂天幕定時演出媒體秀,在其他時刻也會變換內容成為天頂的壁畫或景觀。
長廊定時會出現巡遊的隊伍及各種形式的街頭表演,有的特技表演是由太陽馬戲團的演員支援的。總之是隨時都有活動,填滿遊客所有的時間,讓你目不暇給,愈夜愈美麗。
介紹船員
船員也是演員,要隆重的介紹才有價值感。利用郵輪中央走道的天橋當舞台,船上專職的主持人一一介紹主要幹部出場,包括旅館部門﹑活動部門﹑行政主廚等,最後是船長,用多國語言歡迎大家的光臨。船員介紹是特別選擇正式服裝之夜,所以整場看起來就比較協調。
自助餐廳
所有的郵輪上都有規模極大的自助餐廳供應早中午晚餐,營業時間很長,只要是船上的旅客隨時都可以來吃,並且不會另外收費(特殊的order除外)。
自助餐廳雖然算是多樣豐盛,但每天變化不大,吃久了仍會膩,好處是節省時間,利於趕行程。否則照西餐點菜的標準,吃一餐下來最少得花一個鐘頭以上。
付費餐廳
船上額外付費的高檔餐廳也有許多,並且頗受歡迎。由於原來船費已經包括自助餐廳,所以額外付費餐廳的收費也比一般的便宜。
我們常說中國菜(或台灣美食)天下第一,那是以我們自己的口味標準,其實放眼國際未必,尤其我們沒有把中菜與西方的用餐習慣與標準結合,就很難推廣。至於我們的政府言必稱的夜市小吃,那就更別提了。
運動休閒一
船上有好幾個游泳池,還有水上樂園那種管狀滑水道可以高速沖下。
泳池旁及散步甲板擺滿了躺椅可做日光浴,這是西方人的最愛。遠方的舞台還有運動教練帶動在做健身操來抵銷船上這種飲食份量的罪惡感。
運動休閒二
由於現代的郵輪體積都很大,所以船上可以有室內海景球場,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船上還有健身房等各式運動設施,另外有一樓層專門是兒童區,因與海洋文化主題無關,就不一一介紹了。
商店
船上有許多販賣紀念商品與精品的店。通常郵輪上都比地面來的便宜,有時多達30的差價,再加上非歐盟遊客可以退稅(在義大利個人總購買金額150歐元以上才能退稅,各國標準不同),所以很有誘因。
船上除了賭場所有消費都不收現金而是以船卡支付,這個船卡同時是登船識別證﹑門鎖卡﹑劇場預約卡等多種用途。第一次登船前必須將信用卡與船卡綁定,同時攝影存證,離船前再一次結清。所以在船上不必帶現金,也不必帶信用卡。
CASINO
郵輪上的賭場與賭博船不是同一個概念。這兒的賭場更像遊樂場,營業時間很短,絕不通宵達旦,所以與香港那種公海賭博船概念不同。
船知識:旗幟
認識船舶的掛旗方式很重要。這是哥斯達公司的郵輪停泊在法國的馬賽港,本圖顯示她船尾的國籍旗懸的是義大利海事旗(國旗中間有Amalfi, Pisa, Genova, Venezia四個港市共和國的徽章),因為她的母港是熱那亞。主桅應懸停泊港口的國旗,所以懸法國國旗還加掛歐盟旗。另外還有船艏旗通常是船公司旗。
在郵輪上如果加上對海事傳統文化的體驗學習會讓旅程更豐富,也更有主題性。
船知識:救生
自從鐵達尼號事件後,所有的輪船都必須裝備足夠讓所有乘客船員都能搭乘的救生艇,根據SOLAS (海上人命安全公約)規定,容量必須要達到滿載人員的125%,而且是單邊的容量(因為船傾斜到某一角度另一邊的救生艇就會放不下來)。
不過顯然每一邊10到12艘的救生艇是滿足不了這個需求的,所以真正主要的工具是救生筏,也就是鏡頭前的白色筒,當船沉時筒會浮在水面並被拉開讓內部的救生筏充氣而浮在水上。
其它設施
郵輪上還有許多休閒﹑娛樂﹑餐飲﹑消費的設施與各種活動,依據不同年齡與國籍會有不同的偏好,種類太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接下來是各停靠港的岸上參觀,我們只出現與海洋文化有關的內容,其它從略。
熱那亞
MSC Bellessima西地中海航線的出發港熱那亞(Genoa)位於義大利北部,曾經是獨立的城邦國家,以商業貿易而致富,具有豐富的海洋歷史文化資產,也是馬可波羅遊記的誕生地與哥倫布的家鄉。
哥倫布宅
哥倫布是義大利熱那亞人,受阿拉貢公主伊莎貝拉的支助出海探尋向西通往印度的航路,意外發現了新大陸,但哥倫布一直以為他發現的是印度,所以命名為西印度群島並將美洲原住民稱為印地安人。同一時間另一個義大利人亞美利哥透過實際踏勘發現這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陸,但哥倫布終其一生死不認錯,結果美洲因亞美利哥而非哥倫布而得名。這裡是哥倫布位於熱那亞舊城堡前的宅第。
熱那亞市政廳
熱那亞的市政廳,現在改成博物館。在義大利王國統一之前熱那亞是個城邦國家,專門做貿易獲利頗豐,因此市區建築十分堂皇。
熱那亞與威尼斯一樣,早年的貿易與絲路有關,但當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興起阻斷了絲路時,重心就轉向海路。
聖羅倫佐教堂
聖羅倫佐教堂用兩種色彩的大理石構成華麗的外觀,這是因為熱那亞很有錢才能蓋得起。由於聖羅倫佐是被火烤死的,所以教堂門楣下顯現了這個故事,可見聖羅倫佐躺在烤肉鐵架上的雕像。
台灣也有個地方曾經叫做聖羅倫佐灣,就是西班牙時代的蘇澳,扮演馬尼拉到墨西哥阿卡孛果白銀航線的船隻整補避難中繼點。
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雖然是威尼斯人,但在1298年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中被俘虜,在熱那亞的監獄中口述他的中國經驗被獄友來自比薩的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記錄下來出版而成「馬可波羅遊記」,在當時風行全歐,影像後世許多航海家。這本遊記是完成於熱那亞而非威尼斯,可惜時間有限,這一次沒有安排與馬可波羅有關的行程,建議以後華人旅行團可以考慮。
拿坡里
拿坡里又稱那不勒斯,一般人對拿坡里的印象可能是披薩或是其民歌,是時上拿坡里也是義大利最大的港口,並有豐富的海洋文化傳統。很巧的是正好碰上世大運在拿坡里舉行。
歷史照片比對
郵輪進入拿坡里港,遠眺就是著名的維蘇威火山,覺得似曾相識,搜尋出這張二戰前三艘義大利重巡洋艦戰隊的照片,背景正是此角度。此戰隊在二戰時被英國皇家海軍全殲。
迪士尼郵輪
在進入拿坡里港時,遠眺發現迪士尼郵輪也在港內。由於前年在加勒比海搭乘過迪士尼郵輪,所以倍感親切。
郵輪在不同季節會轉場調度,改變主題,船隻也利用機會整修改裝與更換工作人員。瞭解內情的人就會找尋搭乘轉場郵輪的航次,價格可能只有一半。
龐貝:紅燈區
龐貝古城有挖掘出一間房屋內部有許多春宮畫,顯示這兒是當年的妓女戶。這與海洋文化有關係嗎﹖當然有的!由於當時來此尋歡的許多都是外地來的水手與行商,語言不通,需要看圖說話瞭解服務項目,所以就出現了這些春宮畫。航海水手永遠都與這些有連結,直到今天也是一樣。
龐貝:鐵錨
我們常聽專家說錨是中國人在北宋時期發明的(當時稱為碇)。那麼這一支龐貝古城出土的文物當做何解釋﹖
龐貝城是西元71年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掩沒,所以這支鐵錨差不多有兩千年歷史,而且它的形體與近代鐵錨幾乎完全一樣,對於研究海洋文化的人來說親眼目睹這樣的文物是何其震撼的感覺﹖
龐貝:VR
龐貝古城有一群遊客頭戴VR顯示器觀看過去的歷史場景,這種的VR頭顯應用方式比台灣許多為VR而VR的工程師思維更具有合理性,但仍不如歷史望遠鏡來得符合實際。
卡布里島
夜間從拿坡里啟航前往西西里,左舷見到卡布里島燈火輝煌,島右端極亮的光來自燈塔。
卡布里島以藍洞吸引人,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是那首著名的歌。
類似藍洞這種自然景觀台灣也有,端看如何包裝宣傳。
西西里
很多人一提到西西里就想到這裡是黑手黨的故鄉。實際上Mafia一詞原來是鄉里團結共同抵禦外侮類似兄弟會概念的意思。西西里其實有許多與海事文化有關的遺跡。
梅西那
梅西那(Messinao)是西西里的港口,進港的石柱上有黃金的聖母馬利亞雕像,因為聖母馬利亞等於他們的海上守護神。
梅西那港就是1571年關鍵性的勒班陀 (Lepanto)
戰役基督教神聖同盟艦隊的聚集地,之後將航向希臘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發生大海戰。
陶米那
來西西里多半會到古城陶米那(Taormina)。陶米那建築物依山而建類似台灣的九份,但精緻度與文化品味就高得多了。我們的九份觀光可得提升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殺雞取卵。
陶米那也是電影喜歡取景的地方,白色拱廊的咖啡廳是當年伊莉莎白泰勒與李察波頓約會的地方。
勒班陀戰役
從陶米那高處俯瞰海灣,許多郵輪﹑豪華遊艇與帆船停泊,這種親水性才是海洋文化最佳的體現。
海的遠方是希臘,就是勒班陀 (Lepanto)戰役的發生地點。勒班駝戰役號稱歐洲的赤壁之戰,1571年時由西班牙為首,以西歐天主教國家所組成的神聖同盟艦隊在梅西納集結,跨越這片海域前往勒班陀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爆發規模多達500艘槳帆船的大海戰,神聖同盟陣亡7千人﹑奧圖曼土耳其帝國陣亡了3萬人。此役遏止了伊斯蘭教的西進。
古書博物館
陶米那古城中有一所由教堂改裝的書本博物館,裡面展示許多古書,其中一本於1506年印製的書籍比台灣現在印刷的書籍還要精緻清晰,可見雙方文化競爭力差距還不只以百年計。
對於海洋文化研究者來說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十六世紀出版的海圖。
馬爾他
馬爾他是研究海軍史的人必到之處,因為它曾經是英國皇家海軍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軍基地,經歷一戰﹑二戰,到戰後才撤出。許多英國皇家海軍的大型戰艦在這個堡壘圍繞的海港留下優雅身型的照片。但是要到馬爾他卻不容易,因為它不在台灣習慣的旅遊線上,而且來馬爾他還一定要搭船進港才有那個味道。
稜堡
馬爾他港有許多傾斜並呈星型布局的稜堡,這是歐洲在火炮時代來臨之後的堡壘特色,與台灣基隆西班牙人建造的的聖薩爾瓦多城類似。
這些組成堡壘城牆的黃色石塊都是採集當地盛產的石灰岩,因年代不同逐漸風化而呈現不同深度的黃色,這是馬爾他的基本色調。推測聖薩爾瓦多城也是類似,但因基隆多雨而可能會發霉變色。
馬爾他海軍基地
這是英國戰後援贈中國的輕巡洋艦「重慶」號1948年7月在接收回國時進入馬爾他港的照片,可以比對2019年7月拍攝的航道,經過70年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中國海軍從清代北洋艦隊的「超勇」﹑「揚威」,或清末的「海天」﹑「海圻」 ,到民國的「重慶」﹑「靈甫」等艦在回國時都曾進入過馬爾他港。
馬爾他與英國
從自己房間的陽台就能俯瞰碼頭。這是郵輪靠泊馬爾他港口時的攝影。
馬爾他與英國關係密切,除了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現仍為大英國協成員,英國女王還未登基之前因為菲利浦親王當時在英國地中海艦隊服役,所以英女王以眷屬身份居住於此,並且有許多馬爾他貴族的私人朋友。
醫院騎士團
馬爾他的歷史可追溯至紀元前1,500年,但主要的歷史則與十字軍東征時的醫療騎士團有關,之後歷經西班牙法國的入侵與英國的殖民,到戰後才獨立成為共和國。
此為位於首都瓦萊塔的前英國殖民時代的總督府,與當今總統府。
馬爾他是許多電影包括早期007的拍攝地,權力的遊戲也是以此為背景。
禮炮施放
馬爾他港口的砲台每天早上10點與下午4點施放禮炮,可以吸引大量觀光客聚集攝影留念,頗有海事文化的品味,同為港市的基隆可以參考。
禮炮施放前由一名穿著英國士兵服裝的工作人員打開砲栓置入一枚紙包球型藥丸再鎖緊砲栓,同時在砲上方的點火孔用長針刺藥丸,然後裝上引信擊發。每次同時裝彈兩門砲,但只擊發其中一門,未擊發的砲則將彈藥回收。可能是萬一第一門不響,立刻拉第二門。
聖約翰主教座堂
瓦萊塔的聖約翰主教座堂是醫院騎士團的專屬教堂,裡面金碧輝煌,牆壁雕飾全部都是貼金箔的,燭台與香爐都是銀的,即使在歐洲本土也是罕見的。拿破崙軍隊曾佔領這座教堂,居民把金銀飾品都塗上黑色假裝是鐵器,但法軍仍奪走不少戰利品。
這座教堂也跟海洋文化有關,看下一幅圖便知道。
槳帆船壁畫
瓦萊塔的聖約翰主教座堂祭壇上方的壁畫左邊表現醫療騎士團的行醫救人,又圖表現醫療騎士團有強大的海軍,注意圖中畫的是一艘槳帆船,1571年的勒班陀(Lepanto)海戰是歐洲最後一次槳帆船大會戰,基督教神聖同盟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雙方共出動500艘槳帆船參戰,結果奧圖曼帝國海軍大敗。兩艘這種槳帆船在1626年成為西班牙遠征雞籠的主力。
姆迪納古城
姆迪納位於馬爾他島的中央高地,從公元前三世紀開始,曾經是馬爾他的首都,歷經阿拉伯人到十字軍醫院騎士團,現在僅剩三百人居住。雖然姆迪納離海有一段距離,但卻與海洋文化有豐富的連結。
保羅海難日
姆迪納的守護神是使徒保羅,他與其他兩百多名囚犯被用船押解發生海難,所有人如保羅預言船毀但人皆平安登陸馬爾他島,在拾柴取火烘衣時又發生被毒蛇咬安然無恙,讓其他囚徒相信保羅的信仰因此皈依,這是歐洲第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地方,比梵諦岡還早。梅西納城門內的上方三尊雕像中央的就是保羅手背火中竄出的蛇所咬傷。這就是姆迪納與海洋文化的關聯之一。
這段事蹟記載於新約聖經的使徒行傳,每年2月10日式聖保羅海難紀念日,也是馬爾他的新年。
從佔領教堂到英國殖民
姆迪納的教堂以粉紅色的大理石裝飾,非常華麗,這也與海洋文化有關,因為當拿破崙軍隊入侵時留下4,000名士兵鎮守,卻沒有薪資給養,這是拿破崙最大的失策,因為士兵缺錢於是佔領本教堂想要質押拍賣,教徒則敲鐘呼喚四周村民包圍法軍,雙方對峙相持不下,恰巧此時一隻英國艦隊經過,馬爾他人向英軍求援,覬覦馬爾他優越戰略位置已久的英國人在打敗法軍後,立刻就將馬爾他收為殖民地,成為英國皇家海軍在地中海最重要的基地,直到二戰後。這就是姆迪納與海洋文化的第二個連結。
巴塞隆納
西班牙面向地中海的港口巴塞隆那,從迦太基時代就有很豐富的航海傳統與海洋文化。不過大航海時代卻是從較近大西洋岸的塞維亞開始。
我們發現大航海時代的主角包括葡萄牙﹑荷蘭﹑英國等都不是地中海國家,所以只能向遠洋發展,只有西班牙與法國是兩洋國家,他們的差異值得進一步研究。
郵輪碼頭
清晨進入巴塞隆納港,已經有4艘郵輪停泊在碼頭,加上MSC Bellissima共有5艘,下午又見2艘進港,可見巴塞隆納對於郵輪客的吸引力。7艘郵輪最少帶來上萬名遊客,他們的消費力驚人。
這條碼頭長至少1.5公里,所有郵論都是首尾相接側靠。巴塞隆納郵輪碼頭周遭景觀較現代化,沒有看到什麼古建築,不過離市區並不遠,這是與義大利港口不一樣的地方。
棕梠樹
巴塞隆納郵輪碼頭旁的山丘有點類似和平島,特別引起注意的是山腳下的大片棕梠樹。因為根據文獻和平島在西班牙時代就有許多棕梠樹,甚至到了十九世紀中葉英國茶葉商人John Dodd都還把和平島稱為棕梠島,認為很適合興建Resort。
全世界都有華人
巴塞隆納最有名的就是高第的聖家堂(Sagrada Familia),這是每一個觀光客都會來的景點,不過這一回與以往不同,以前的聖家堂是違建,現在終於合法了。
正苦於研究聖家堂到底與海洋文化有什麼關係時,這時出現這一組人。這是一對大陸的新人來此拍婚紗照,當年西方人在大航海時代橫掃東方,今天東方人鋪天蓋地來到西方,有錢到可以來巴塞隆納拍婚紗照。
高地的海洋意象
這幢巴特羅公寓(Casa Batllo)的主題是海洋,高第特殊的創意與建築語彙讓人著迷,比另外一幢他的作品米拉公寓(Casa Mila)更受到遊客的歡迎,這就與我們研究海洋文化有關。
全巴塞隆納的吸引力似乎都來自高第一個人的作品。我們覺得在海洋國家個人的能力更容易被凸顯,一人抵萬人,不像農業國家是數人頭的人海戰術,個人是沒有價值的。
馬賽
法國的馬賽是地中海最大的港口,郵輪停泊的是新港,與傳統的舊港是完全分離的。從MSC Bellissima船尾看向遠方的就是馬賽舊港,船籍旗與救生員中間的山坡頂上尖塔形建築是與航海文化有關的聖母守望大教堂(Notre-Dame de la Garde)。
MSC Bellissima的母港是馬爾他的瓦萊塔,但她的船尾旗掛的不是馬爾他國旗卻是醫院騎士團的八角十字旗,事實上這是馬爾他的海事旗。
馬賽港外
在馬賽港外,前方這艘哥斯達的郵輪從原來靜止的位置突然180度轉向並從本船左舷前方加速橫越搶先進港,這似乎違反海上避碰規則。
如果在郵輪上能有一些航海知識與海事文化相關的課程,相信會很有趣,而且與主題符合。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現在全部停遊艇與帆船。
本來以為1885年孤拔的遺體由巴雅號(Bayard)自澎湖載運回到法國在巴黎舉行國葬登岸的地點是馬賽,經過再三查證,不在馬賽而是在附近的軍港吐倫。
馬賽港
從聖母守望大教堂高地遠眺馬賽舊港的入口有一座上有堡壘的小島,從前是關犯人的監獄島,也是大仲馬小說「基督山恩仇記」的背景。
馬賽聖母守望大教堂
位於法國馬賽山頂制高點的聖母守望大教堂(Notre-Dame de la Garde) 是與海事文化息息相關的天主堂。當地漁民或船員若在出海時遭遇危難得以倖歸,就會把他的船做成模型送給聖母守望大教堂,因此大殿中懸吊了許多船模而成為特色。
事實上地中海沿岸所有天主教國家都把聖母馬利亞當成討海人的守護神,就像台灣的媽祖一樣。研究海洋文化,海神宗教信仰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聖母守望大教堂:船模還願
馬賽的聖母守望大教堂有許多自屋頂垂直成串懸掛的模型船,這些都是當地海員漁民在海上遭遇風暴或海盜劫難,若能幸運歸來,認為是聖母馬利亞保佑,就將他的船製作成模型送給教堂,教堂就將它們成串掛起,成為特色。
懸掛的船模從大帆船到現代軍艦,甚至還有水上飛機,教堂中也處處充滿海事文化的特色,譬如燭台是船艏的造型。
聖母守望大教堂:海事油畫
馬賽聖母守望大教堂的側壁還有許多海事畫作,好像畫廊一樣。類似船模型,這些畫作也是用來還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