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rana
十九世紀中葉,西班牙買賣中國苦力到拉丁美洲從事勞動超過30萬人,因不堪虐待大量死亡而引起外交糾紛,雙方於1876年談判時西班牙方面突然提出在1863年一艘西班牙商船「索威拉納」號(Soberana)在台灣北部遇風擱淺,被當地居民搶劫的舊帳,西班牙向清廷求償8萬銀元,並宣稱將從菲律賓調派3艘軍艦來中國示威。

「索威拉納號事件」是發生在1863年(同治二年)12月31日,一艘日斯巴尼亞(當時中國官方文書對西班牙國的稱呼)三桅帆船「索威拉納」號在台灣北部白沙角海岬東北方南崁觸礁,根據船長烏拉洛(Olano)的報告,船隻遇難時拋纜繩上岸,卻被一百名攜帶刀械的當地男人循纜繩攀上船隻搶劫,岸上還有約兩千人在等待。劫匪將船上洗劫一空,連船員的衣服都剝光,並且留置了三名肉票勒索300元。最後一行人被釋放送往淡水由英國領事館協助安排船隻送往廈門。

事實上西班牙政府曾在1867、1874、1876三度向清廷交涉都沒有結果,才在古巴華工糾紛談判時一併提出並威脅要自馬尼拉出動艦隊,由於首當其衝的是臺灣,當時繼沈葆楨擔任駐台欽差的丁日昌急忙向李鴻章求援調派南洋水師軍艦來台備戰,並派遣提督蔡國祥與游擊呂文經赴馬尼拉調查稱「該商船係自行沉沒,船抵一萬五千元,貨抵二萬二千兩。並覓得貨主謝躋,帶同來閩,自稱不願求償。」(註1),最後清政府同意解除澳門華工赴古巴禁令,並補償「索威拉納號事件」墨銀18,000元,於1877年11月17日在北京簽約。


(圖說) 西班牙船「索威拉納」號在南崁遇難時拋纜繩上岸,卻被一百名攜帶刀械的當地男人循纜繩攀上船隻搶劫,岸上還有約兩千人在等待。



(註1) 《清季外交文獻》卷12,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