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hne

根據達飛聲(James Wheeler Davidson)的著作《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中提到1872年7月,一家台灣著名洋行的挪威籍縱帆船(Schooner) Daphne號離開廈門前往高雄,從此消失無蹤, 再也沒有聽到她的消息,可能在動盪的台灣海峽某個地方觸礁,或在台灣東部可怕的海岸被摧毀。(註1)

但是根據紀錄長老會牧師甘為霖(Rev. William Campbell)曾經在1873年3月中旬從安平港搭乘Barque(三桅帆船)Daphne號北上到淡水拜訪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 這裡出現矛盾。是這艘船後來又找到復役了?還是另一艘新的船?

檢視勞氏船級社從1871年到1874年的註冊資料都出現Daphne號的紀錄,一艘1869年完工、排水量955噸的鐵殼帆船。意思是如果這一艘就是挪威那艘,那麼她一直都存在, 但也有可能這是一艘同名的英國船,因為根據紀錄她的母港是利物浦。(註2)

根據常理,相近的時間兩艘同名的挪威船接續出現在台灣的機率應該不高,也就是說其實從頭報尾只有一艘Daphne號,那麼達飛聲的說法從何而來?至於Schooner或Barque不代表她是不同的船, 因為Barque也有縱帆的可同時被稱為Schooner。

為了避免爭議,我們選擇畫Daphne號進入安平港的場面,清末許多傳教士也是這麼來到台灣的。


(圖說) 挪威商船Daphne號進入安平港。



(註1) Davidson, James Wheeler,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and New York : Macmillan & co.; Yokohama [etc.] Kelly & Walsh, ld. 1903, pp217.
(註2) 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1874, by Lloyd's Register Foundation, Heritage & Education Centre, pp: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