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otte、Countess of Seafield
Charlotte是一艘美國帆船(一說英國船),排水量850噸。1852年9月17日由船長John Jyster率領,裝載棉花從印度馬德拉斯(Madras)到廣州黃埔港時,凌晨2點在東沙島擱淺沉沒,船員都獲救脫險。(註1) 關於Charlotte號的船史與技術諸元目前沒有更進一步的資料。

另外有一艘英國籍,專為倫敦到中國的貿易而建的全帆裝船(full-rigged ship) Countess of Seafield號,1848年4月在亞伯丁(Aberdeen)的Alexander Duthie & Co.船廠建造。排水量451噸,木質船身長140呎2吋、寬25呎、艙深18呎2吋。船上搭載一艘22呎的長艇與另外三艘小艇。船東是亞伯丁(Aberdeen)的Baillie Adamson, Shipowner。1849年4月6日在Leask船長率領下抵達香港,之後長期在東亞服役,並經常航行在上海與倫敦之間。

1855年Countess of Seafield號搭載約750噸茶葉、絲綢與羊毛製品,在船長Innes的指揮下從上海開往倫敦於3月21日在東沙島觸礁。一艘美國船Challenge把船長與部分船員在4月7日送往廣州,其餘留在東沙島上的船員後來被一艘汽船接出。7月Countess of Seafield被一艘為香港人租用,名為Ann的汽船拖出,並把船上的3,000箱茶送往黃埔。但由於條件的爭議,Ann把Countess of Seafield拖到澳門的一個泥灘後棄之不理,澳門的葡萄牙政府因此介入,為此把二副White給監禁起來。(註2)

Countess of Seafield最終賣給了廣東當地的華人,後來的紀錄不明。


(圖說) 汽船Ann號拖帶Countess of Seafield號到澳門。



(註1) Simpkin, Marshall & Company, The Nautical Magazine and Naval Chronicle... a Journal of Papers on Subjects Connected with Maritime Affairs. P58
(註2) ABERDEEN BUILT SHIPS (http://www.aberdeenships.com/single.asp?offset=640&index=9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