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1885年4月24日,正當清法戰爭後期法國艦隊解除對滬尾的封鎖,久候多時的「海龍輪」與「南澳輪」等船隻紛紛進入淡水港裝卸貨物, 在港內被封鎖超過半年的許多戎克船也忙著整理準備出航回到大陸。

下午吹起東北季風,一艘在「海龍輪」下風處裝卸貨的小貨輪被吹出港外,兩艘小汽艇趕去拖救,其中一艘隸屬於得忌利士的「愛麗絲號」(Alice)汽艇被風吹到白沙岬岸邊, 附近白沙墩的客家村民一擁而上將該艇劫掠一空,只剩下拿不走的鍋爐,兩名西方船員險被殺害,在26日獲釋回到大稻埕。

9月29日由竹塹生員廖贊員、監生廖鴻禧出面善後,白沙墩村民辯稱以為「愛麗絲號」是法國船,視同敵軍。最後協調以2,600銀元賠償得忌利士洋行的損失,次年追加950元, 總共賠償3,550銀元方結案。

同樣的村民在1866年搶劫了法國船「瑪黑」號(Mahe)號,並把船燒了,1883年搶劫了得忌利士洋行擱淺來往香港淡水的班輪「海龍」號(Hailong)號,被在台的洋人稱為「海盜村」。 (註1)


(圖說) 得忌利士洋行駐淡水的汽艇「愛麗絲號」(Alice)遇風吹岸邊,被白沙墩村民洗劫一空,只剩船殼及鍋爐。



(註1)〔英〕約翰·陶德著,陳政三譯,《北台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台北:原民文化,2002),頁115。